中時:SOGO一案 暴露扁政府的倨傲無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5 11:00:43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用百貨公司的禮券購物,本來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沒想到這個禮券卻引發一連串的危機,從政商勾結到名流恩怨、從陳水扁誠信到政黨對決……。繼三一九之後,SOGO禮券案再一次將島內政治神經緊繃到了最高點,也再一次讓不同立場的人陷入“各說各話”的僵局裡,糾纏不休。 

  社論表示,SOGO禮券案發展至今,不但成了台灣政商關係具體而微的一個象徵,更在政治人物、特別是陳水扁的操作下,上綱為族群對立的決戰點。禮券是否會成為阿扁乃至於民進黨政權鬆動的起點,尚為未知數;“切香腸”式的爆料與反爆料過程或許也尚未能佐證到底吳淑珍以及一票貴婦的禮券究竟來自何方,或甚至其中有沒有涉及官商間的不正當往來關係,不過,從府方及相關人士的回應與反應中,倒是讓人民看到不少不可思議的現象,堪稱大開眼界。 
 
  如非SOGO禮券,外界大概很難想像,原來“總統府”工作的分工是模糊的。例如負責安排接待外賓的與會計事務的,是同一批人,否則怎會為了要找出禮券的購買憑證而耽誤了多明尼加總統來台訪問的接待安排工作?還有,原來“總統府”內部會計憑證是不做歸檔管理或者是做得很差,要不然,要找幾張禮券購買憑證怎麼會需要上窮碧落下黃泉、機飛總動員找二十四個小時? 

  社論點出,還有,下次如果你要向別人證明自己有做什麼或者沒做什麼時,只要拿出一些“看起來”像證據的東西晃兩下就好。一旦對方要求細看,你就可以模仿卓榮泰的句型:“這麼不信任我,我們倆就算是玩完了”。如果,對方回應你:“就是因為快玩完了,所以才更要看仔細你提出來的證物到底虛實如何?”你就學卓榮泰快閃,根本不要給人質疑的時間和機會。 
  說到快閃,不知為了何種理由待在美國多日的黃芳彥更示範了一種“傲慢式的謙卑”高招。他告訴大家“如果我有錯 ……”但,在SOGO禮券案裡,他到底有錯還是沒錯,他自己會不知道嗎?有錯就是有錯,沒錯他也可以力抗到底,何須用到“如果……”這樣的假設語態呢?看起來,黃芳彥與府方的回應是“吾道一以貫之”,也就是移動式的承認。有沒有犯錯無關乎真相,而在於證據動向,證據查到哪裡、爆料者爆到那裡,“總統府”對禮券的來源與相關事證才會公布到哪裡。甚至經常破綻百出、前後矛盾,也不在乎。 

  社論表示,當卓榮泰說,逼陳水扁提出禮券購買憑證是多年來首見的同時,不知他以及陳水扁、“總統府”有沒有想過,“禮券到底從哪裡來”這麼一件理當很簡單的事,陳水扁及府方可以在不同時間點給外界完全不同的答案,好像根本不在乎別人會怎麼看、完全不重視自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如此輕看自己的位分,這,豈不也是多年以來首見嗎? 

  老實說,當媒體看到卓榮泰秀出單據卻還想更一步看個仔細,這意味著人們的心裡的確存疑。陳水扁與“第一夫人”的誠信之所以會面臨到今天這幾近於破產的局面,不就是因為府方對SOGO禮券讓人眼花撩亂、莫衷一是的說詞所致?不要責備人們怎麼可以不相信陳水扁,要問人們為什麼不相信他。撇開政治立場及利益,用一般人的智商與良知,綠營政治人物及支持者,真的可以相信“總統府”關於禮券的種種解釋嗎? 

  社論指出,當黃芳彥以告饒的口吻但實際上十分倨傲的態度告訴大家如果有錯,他道歉,如果沒錯,就如何如何時;當卓榮泰氣憤地說,要看證據就太離譜時,他們都在賭一件事:“有本事就來抓我呀”。 

  然而,不同於三一九的是,禮券案所涉及的人與事更為複雜,且綿延時間更長,立場且利益不同的各路人馬會在不同的政商及自身考量下,揭露出更多的事實。也因此,SOGO禮券案水落石出的機會,將會更大些;而面對府方移動式的承認,檢調也更加需要秉持公義追查到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