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日本缺大國風範 又搞小動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0 10:01:38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的“每日時評”發表評論文章,指責日本無所不用其極地推翻有關捕鯨禁令,以繼續捕殺鯨魚。

  文章引述美國作家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指出主人公,是一隻叫莫比迪克的抹香鯨,這隻居住在南太平洋上的龐然大物好狠鬥勇。有關莫比迪克殺人的事一直流傳著,但是卻有人沒有人見過它,因為見到它的人都沒命活著回來,亞哈船長是個例外。

  雖然,那一次他逃出了鬼門關,但卻失去了一條腿,而奪走他的腿的就是莫比迪克,這個不共戴天之仇,亞哈從未忘記,並誓言報復。

  在這部史詩巨著裡,白鯨所象徵的是整個大自然的生態,而亞哈船長則是象徵著自大、無知、蠻橫的人類本身,故事最後的結局是,亞哈不但賠上了性命,還連累了船上的其他水手。

  文章表示,寫於19世紀、描述捕鯨人生活的《白鯨記》要傳達的其中一個訊息是,不管怎麼樣,人類都鬥不過大自然,若蠻橫地想改變生態結構,來行享樂之私,終究會遭到大自然的反撲。

  但一個多世紀後,我們發現,還是有人為了商業利益,甚至是文化上的偏執,繼續與大自然作對。

  國際捕鯨委員會日前召開年會,日本與其他捕鯨國家提出一項批評全球捕鯨禁令的動議,獲得了支持。換言之,商業捕鯨在中斷20年後,可能獲得恢復。

  文章指出,日本一直處心積慮要推翻有關捕鯨禁令,在年會召開前,就利用提供會費和漁業發展資金勸說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南太平洋國家加入捕鯨委員會,但在上週推翻商業捕鯨禁令的3輪投票中,一些國家臨陣倒戈,日本以1票之差敗北。

  在過去20年,日本以科研為名已獵殺了2萬5000頭鯨魚,但調查顯示,日本只有4%人經常食用鯨魚肉,日本殺掉的鯨魚多儲存在冰箱裡,所有被人批評日本堅持捕殺鯨魚,只是種文化上的自大固執心理。

  文章最後指責,東京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積極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透過各種管道及手段,但日本在一些國際事務上,卻缺乏大國的風範,經常搞些不光彩的小動作,不願為生態環境負責,就像她在二戰侵略史上也不願正視般,讓人不敢恭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