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死難者遺體妥善處理 唐山三十年無大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4 11:01:13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 新華社報道,在人類災害史上,曾一遍又一遍重演大災之後疫病流行的悲劇。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唐山打響防疫滅病的攻堅戰,震後30年間,唐山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沒有出現疫病的流行。

  唐山大地震造成24萬多人死亡。時值盛夏,蚊蠅密布,腸炎、痢疾肆虐,重大疫情一觸即發。考慮到災區防疫力量不夠,中國從各地抽調1200多名防疫人員趕往唐山。

  震後唐山市區有近10萬具屍體是軍隊官兵運到郊區掩埋的,此外還有部分遇難者屍體由親屬臨時掩埋在市區。1976年冬天,唐山防疫人員和2000多名基幹民兵,把這些屍體全部挖出,遷入郊外8個公墓深埋合葬。遷屍後用石灰消毒,進行了標準化掩埋。

  為了檢驗掩埋效果,1977年衛生防疫專家對屍體的掩埋方式做了全面評價,並從細菌、病毒、毒物、生化、病理、土壤、蔬菜等方面進行研究。事實表明,屍體遷埋後,周圍環境狀況良好,未造成生物、化學污染,也沒有形成傳染病源。

  在掩埋屍體的同時,唐山廣泛開展衛生防疫工作。1900多台(件)消毒器械、5萬多件防疫器械、460多噸藥品,源源不斷送到唐山。國務院抗震救災辦公室還下令調農用除害滅虫飛機急赴唐山,前後共計141架次,噴洒各類藥物45.29噸,從根本上消滅瘟疫孳生源地。

  1976年8月底,唐山控制了腸炎、痢疾。夏秋兩季,還發放了50萬份“痢速寧”,5萬份“乙腦二號”注射液。震後第一個冬春,唐山成人和兒童分別接種了流感疫苗、流腦疫苗。1977年,全市各種傳染病發病比上年同期下降71.02%。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