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評:A股市場“牛市才露尖尖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6 06:33:41  


本輪行情屬於新一輪牛市的熱身階段,接下來,將要開始一個長達數年的大牛走勢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評論員 商弈)本週最大的財經關注,恐怕聚焦于股市:繼上週的跳水行情後,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在本週一(5月22日)再度大跌,其中摩根斯坦利資本亞太指數出現了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而港股收盤時下跌了507.84點,跌幅達3.1%,爲兩年來最大跌市。正當人們慶幸中國內地股市似乎逃過這一劫時,次日(5月23日),滬深兩市聯袂上演跳水行情,滬綜指下跌53.14點,跌幅達3.21%;深成指更大跌4.69%,創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接下來的二天,滬深兩市繼續調整,滬市一舉跌破1600點幷一度逼近1560關口。市場氣氛也陡然緊張起來,各種看空的言論再次滿天飛。不少人開始疑惑,全球股市究竟得了什麽病?中國股市是否也跟著就此結束行情了呢?

  筆者認爲,全球股市受美元泡沫、房地産泡沫與商品泡沫開始破裂的影響,以及潜在性地區沖突加劇的危脅,已確有結束其自2002年以來上漲趨勢的迹象。但中國A股市場却極有可能走出獨樹一幟的大牛市行情(正如其四年前未與全球主要市場同步一般),甚至有可能會成爲全球投資與投機資金的避風港。

  爲何會作此判斷,依據又何在?且容一一道來:

  依筆者分析,中國A股市場自2001年6月見頂2245.44點(滬綜指)至去年6月見底998.23點,整整4年走完了一個熊市調整週期。而自去年底開始至今的本輪行情屬於新一輪牛市的熱身階段,接下來,將要開始一個長達數年的大牛走勢,其位置將遠遠超越2001年的高點,幷創出令人不可思議的高峰。

  這個分析,是基於如下考量的:其一,是本輪牛市的大背景,這就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成長和由此引發的人民幣昇值預期。中國經濟在持續了20餘年的高速成長後,人均GDP已達1700余美元(2005年),預計今年即可望接近2000美元關口。據預測,未來10-15年期間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長。從國際經驗看,這個節點正是居民對於金融資産的需求處於爆發期,而目前A股市場的資本化率不足20%,遠遠不能滿足民衆對金融資産的潜在需求。據研究,亞洲國家與地區股市繁榮初期其資本化率都有一個由20%左右快速上昇到50%以上的過程。結合中國的現實,居民銀行存款額已超過15萬億元,而眼下中國A股市場的總市值不過4萬餘億元,其潜力之大一目瞭然。此外,人民幣昇值預期也將加速國際資本的流入。從歷史經驗看,本幣昇值將會不可避免地帶來本地的金融及物業資産昇值。這二重因素是本輪牛市的最大驅動力量。

  其二,從去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的成功施行,是本輪牛市的中背景。它不僅解决了中國A股市場股票不能全流通的先天不足的痼疾,幷降低了A股的估值水平(通過對價安排),而且還順帶解决了諸如大股東一手遮天侵佔上市公司利益、公司治理透明度不高、以及對於公司管理層激勵機制的建立等一系列問題,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革命性變化幷極大地提高了股民對於資本市場的信心。此外,還包括中央對於資本市場的重視及給予的一系列傾斜政策等,加上今年初重新修改實行的證券法、公司法等都構成了這一層面的背景。

  其三是周邊市場的繁榮及國際商品市場的火爆,構成了刺激中國A股市場走牛的小背景。在全球持續性低利率政策的扶植下,世界各地股市在最近幾年里都出現了罕見的跨年度上漲。其中港股一路沖上了17000點大關,而印度股市更是上漲了驚人的300%!另一方面,國際商品市場近二年來也大幅上漲,這成了本輪中國A股轉勢的直接導火索——正是在有色金屬資源股的帶領下,滬深兩市出現了久違的連續上攻及大面積漲停的現象。

  分析完這些,讀者應該不難對刻下中國A股市場的大趨向做出自己的判斷。就近期而言,雖然有很多傳聞,包括六大利空分析(一是國際金屬商品期貨下跌;二是國際股市全綫受挫;三是國家正在針對房價進行政策引導;四是累計漲幅巨大且靜態估值優勢减弱;五是宏觀調控再次出現的預期開始重新積纍;六是IPO啓動速度超過預期)等,但筆者認爲,這些都幷沒有改變本輪牛市基本面的大、中背景。因此,筆者判斷A股市場目前的調整不過是前段全面普漲的熱身階段的結束,在經過一段必要的調整之後,中國A股市場將隨著IPO的重啓、優質行業骨幹公司“海歸”與上市股份公司幷購高潮的漸次出現而展露出它那强悍的牛角!

  讓我們對此拭目以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