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出人意料突訪巴格達意欲何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4 14:37:23  


美國總統布什13日上午主持伊拉克政策研討會。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美國總統布什13日上午主持的伊拉克政策研討會戲劇性地落下帷幕。當記者按照白宮事先的安,等待布什總統在戴維營與伊拉克新政府總理馬利基舉行電視電話會議的消息時,布什卻出人意料地乘專機飛抵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與馬利基進行了面對面交談。布什讓內閣安全會議草草收場,突訪巴格達用意何在呢?

  刻意修補美國的國際形象

  據新華社報道,布什秘密地飛到巴格達,會見伊拉克政府要員,足見其盼望伊拉克局勢能朝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的迫切心情。有分析認為,布什對伊拉克進行“閃電式”訪問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近距離察看和瞭解當地局勢,並利用伊拉克在政治領域和打擊“恐怖分子”方面取得的“成就”,向國會和美國人民作出交代,以扭轉美軍在伊拉克泥足深陷、無法脫身的不利局面。

  此間媒體評論指出,布什看重馬利基政府是因為該政府在部長職位分配上較以前的臨時政府更能均衡代表伊拉克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人三大政治勢力的利益。在伊拉克戰爭綿延3年多的今天,美國面臨的內外反戰壓力日益增強,特別是布什所屬的共和黨可能在今年11月舉行的中期選舉中喪失在國會中統治地位的關鍵時刻,布什終於開始檢討和評估對伊策略,以期修補美國因伊拉克戰爭而受到損害的國際形象,以及他本人在美國選民中的形象。

  《紐約時報》援引一名參加戴維營會議的美國高官的話說,這次會議是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最後的和最好的一次機會”。據這位官員說,布什召開伊拉克政策研討會一方面是為伊拉克新政府制訂專門計劃,力求使其站穩腳跟,贏得國內民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在為美軍向馬利基政府移交領導權做準備。

  力挺伊拉克新政府

  從美國官方透露出的情況看,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布什政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幫助伊拉克新政府:一、通過外交途徑促使有關國家履行承諾,為伊拉克戰後重建提供幫助。布什尤其強調,伊拉克鄰國“必須提供更多的幫助”﹔二、促使伊拉克政府充分發揮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的自身優勢,并以此作為改善民眾生活和爭取民心的重要手段﹔三、在炸死伊拉克“基地”組織首領紮卡維後,美軍將在伊拉克政府軍的配合下,進一步加大打擊伊境內抵抗武裝的力度。布什還特別宣布將接替紮卡維擔任伊拉克“基地”組織新首領的阿布﹒哈姆紮﹒穆哈傑爾列入緝拿對象。

  分析人士指出,布什政府著力於上述三個方面是因為伊拉克重建資金嚴重不足,以及伊拉克社會治安形勢每況癒下,已成為制約伊拉克恢復穩定和美軍擺脫困境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盡管布什以近似命令的口吻暗示海灣國家向伊拉克慷慨解囊,但實際上這些國家既不願意再出錢,更不願意派出一兵一卒。紮卡維死後,伊拉克流血事件一刻也沒有停止,反而有加劇趨勢。由此可見,伊拉克早日恢復穩定仍然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

  拒絕設定撤軍時間表

  伊拉克戰爭造成的各種災難使人們越發關注美國何時從伊拉克撤軍。美國的政治家們不時向布什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當局制訂撤軍時間表,軍方也放言可能今年年底前將美國在伊拉克的軍隊削減到10萬人的水平。可是,布什在舉行伊拉克政策研討會期間,仍以伊拉克國防部長剛剛上任和美國還需要時間對伊拉克局勢進行評估為由,再次拒絕就撤軍問題作出具體表態。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注意到,布什在表示美國與伊拉克站在一起的同時,已經開始對馬利基強調“你們國家的前途掌握在你們手裡”。馬利基也表示,希望所有外國軍隊盡早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

  分析人士指出,布什在撤軍問題上之所以含糊其辭,根本原因在於伊拉克局勢的變化還沒有達到促使布什政府調整中東戰略的程度。盡管紮卡維之死使得武裝分子的活動更加艱難,但伊拉克安全局勢依然十分緊張。布什政府在短時期內既不可能對伊政策作出根本性改變,也很難在伊拉克持續混亂和對伊拉克新政府能否穩定局面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貿然宣布從伊拉克撤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