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別再罵馬英九了!他不是高明賭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9 12:01:38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週二,罷免陳水扁案一如預期未過關,馬英九聲望受挫也不算意外;重要的是,當炙熱街頭的人群與白忙一場的立委漸漸散去,該如何重新審視政局?

  中時電子報今天文章說首先必須認清,罷免案挫敗,最重要的因素是“市民與學生缺席”。歷來搖撼政局的群眾運動,成敗往往繫於市民、工農階級及自主學生,在陳水扁罷免案中,在野黨註定無法跨過“國會”門檻,街頭路線又無法成功;凱達格蘭大道前,只看到聲嘶力竭的政治人物、"愛國同心會"放大版的深藍支持者等“老面孔”,中產市民與校園力量的真空,寫定了罷免案的軟弱結局。

  在野黨說服不了市民與學生,民進黨可以喜孜孜地說“罷免案正當性不足”,但實則不然。

  文章說借用最近的一句流行語,經過幾年來的“朝野惡鬥”,台灣民間對於政治動員相形冷感,贊成罷免陳水扁的民調雖超過五成,但民意就像一鍋喜馬拉雅峰頂的開水,明明已過沸點,卻沸騰不起來。

  文章指出,人心冷漠,與在野黨無能攏聚民心自有關係,國親領袖中,宋楚瑜具有煽惑力,但他早在過去幾年耗盡了民間信任與期待,他口中叨叨絮絮的“中道力量”早就變成一句空話;馬英九雖仍具人氣魅力,但他一向不具挑動人心、一呼百諾的言語魅力,就拿陳水扁電視開講隔天,他在電視上的三十分鐘演說,就像網球場上一只勉強回擊的抽球,雖然守住底線,但絲毫沒有殺球得分的威力與企圖。甚至可以說,以演說或政治動作來鼓動民眾,引領政潮,從來不是馬英九的強項,或者說,這從來不是人們認識的馬英九;因此,當國民黨在罷免案後鳴金收兵,不無損害控管、養精蓄銳之意。所以,別再罵馬英九了!你幾時被他感動過?他不過是一位不高明的賭徒,被口袋裡只剩五十塊的宋楚瑜拖上牌桌,打一局五十底的麻將,老宋可以輸光了褲子,向“喬治與瑪麗”借錢再賭,馬英九顯然嗅出民氣的風向,不想掏出自己的家私,奉陪到底。

  但是,罷免案顯然不是白忙一場,也不像民進黨自我安慰“大家都輸”;若放遠、拉長來看,國民黨與馬英九輸掉一場戰役,民進黨恐怕已輸掉整個戰場,關鍵就在於“未來兩年,將是選民對兩個政黨的‘不信任投票’”,在民間厭惡政黨、厭惡政治人物的大氣氛中,國民黨相對占有優勢,馬英九雖無法以言語感動人民,但若能預防國民黨再犯蠢錯,自己也不再說蠢話(例如“罪不及妻孥”),進而作出幾件讓人一新耳目的政治決定,罷免案與民調數字的挫敗,對馬英九不見得是傷害。(當然,根據馬英九過去的表現,上述看似容易的幾件事,對他都是一種嚴苛挑戰。)
 
  文章指出,至於原本仍有一絲生機的民進黨,顯然李遠哲救不了、林義雄救不了,連沈富雄都出現語言機能障礙,眼看就像是一九九八年的國民黨,人人都知朝廷將倒,卻人人假裝盛世太平。 


    相關專題: 陳水扁--神話幻滅 提前跛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