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宇烈(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張爽 李娜 海涵)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24日上午舉行主旨發言,會議通過視訊方式連接北京主會場與台灣分會場,來自兩岸的學者在大會上發言,圍繞文化的凝聚力、中國的文化支撐、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展開探討。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發表題為“文化的凝聚力”的主旨演講,闡述了傳統文化的文明優勢,以人為核心進行人文思考,指出中華文明具有深厚的精神底蘊,並強調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性。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表示,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確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葉小文說,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與根本特征。
他認為,今天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迅跑的中華民族,正是用中華文化中的真誠寬厚、坦坦蕩蕩立足於世界,處事待人厚德載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王傑表示,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價值。在中國文化中,關於如何“做人”,有許多表述,比如,“天地間莫貴於人”,“做人有底線,境界無上限”。中國文化中所講的人是“大寫的人”,是一個有道德、有信仰、有理想的人,是一個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此外,王傑亦談及“誠信”和“敬畏”。他說,儒家有雲,“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同時,人也應該常存“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敬畏法律、敬畏良知。
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的精髓和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曾指引我們從過去走向現在,必將引領我們走向未來。我們要挖掘傳統文化中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積極的道德觀念,結合時代,展現出中華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精神。
台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馮明珠通過視頻演講介紹了故宮博物院來到台灣以後70年中所肩負的文化傳承與推廣教育的使命,以及其與時俱進的發展。她表示,2008年-2016年這8年,由於兩岸關係的友好,使到了台北故宮博物院交出了一張靚麗的文博界合作成績單。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典藏可以說是台北故宮的記憶,其無限創新發展是它的創意,其發展跟隨著整個社會脈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