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鐵路春運票價不再上浮 壟斷也須顧及民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6 10:01:52  



二、意義不必高估 僅是糾錯而非惠民

1、幷非惠民政策 春運票不上浮應是常態
  鐵道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漲價决定,一方面源于今年春節較晚,比去年晚了20天左右,節前客流不如前幾年那麽積聚,漲價對于鐵路“削峰填穀”的作用相對較小;另一方面主要考慮到輿論的壓力和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切實情况,漲價可能會增加這些人、尤其是農民工的支出。(廣州南方網)

  很多人認爲,鐵路春運不漲價是一個惠民政策。但畢竟春運漲價歷史幷不悠久,當年這種措施的出臺究竟又算什麽?制定措施應當是理性行爲,如果某種措施違背了民意,應當立即糾正,而不是等著民衆的呼聲强烈了,這才予以取消以博取民心。當年春運不漲價,經濟也遠遠不如現在發達,道路狀况也落後很多,交通部門同樣堅持過來了,爲什麽現在條件改善了反而春運漲價了?因此說,春運不漲價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種發了不義之財後還想討巧賣乖的做法,委實讓人齒冷。(北京《光明日報》)

  對于“惠民”之說,國家行政學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劉熙瑞表示:“只是把原來的錯誤糾正了,其之前的行爲幷不合理,現在進入常態了,幷不存在惠民一說。而且本身也沒有優惠,何來惠民?作爲壟斷行業,鐵道部門既是政府,又是企業,面對的是全體公民,應該從全國人民的利益來考慮,而不是企業的利益。”劉熙瑞表示,鐵道部門意識到這個問題,幷作出糾正,還是值得肯定的。(上海《東方早報》)

2、服務大打折扣 鐵路春運票價理應下降
  春運將至,在根深蒂固的壟斷經營者面前,普通民衆既沒有討價還價“用手投票”的權利,也沒有另尋出路“用脚投票”的自由。于是,雖然民衆怨聲載道,但却只能徒喚奈何。基于這樣一種背景,此次“春運票價不再上浮”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强烈反響,很多人爲之鼓掌叫好。(河南中原新聞網)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火車票價格“不上浮”幷不等于“不漲價”。事實上,近幾年的春運漲價過程中,鐵道部都曾經劃定出一些“不上浮”的範圍,新型空調列車就是其中之一。按照鐵路部門的解釋,新型空調列車平時是使用折扣價銷售,春運期間雖然“不上浮”,但却要“恢復原價”。這也就是說,想要得到車票,旅客依然要掏出比平時更多的錢來購買。到底還有多少車票是在以“折扣價銷售”,希望鐵道部在明確“不上浮”之後,先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千萬不要等到春運來臨才表示,大多數車票都是在“折扣價銷售”,因此需要“恢復原價”。(北京《中國經濟時報》)

  即使火車票此次真的不漲價,也完全沒有必要給予太多的溢美之詞。按照價格與服務對應原則,旅客購買了同等價錢的車票,理應享受到同等質量的服務,而囿于鐵路部門的實際能力,春運時的服務質量普遍大打折扣,這時候車票不但不應該上漲,反而是應當下降才對。(福建海峽網)

3、意義毋須高估 鐵路部門仍可隨意定價
  鐵道部决定今後春運火車票不漲價,確實可以讓衆多乘客開心一回,但是,沒有必要拔高其意義。這個决定不是什麽里程碑。早在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春運漲價就被全國政協委員王翔指爲雙重違法:缺少價格聽證違背《價格法》,車票漲價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近年來,雖然無數人都曾經指出春運漲價有違法律規定,但却始終無法得到司法機關的認可。由此不僅給了鐵路部門隨意定價的自由,也使得他們可以任意挑選一個合適的機會拋出所謂“不上浮”來俘獲民心,普通民衆還是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一切。

  春運不漲價的結果當然是好的,但是沒有了法律的約束以及民意的監督,鐵路部門依然是在以個人喜好左右著票價的走勢,此次他們終于做出了“不漲價”的承諾,誰又能保障他們不會在不久的將來耐不住寂寞而發動更大的價格攻勢?(北京《中國經濟時報》)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春運不漲價也是價格管制的一種,是否有效率,還很難立即斷定。畢竟鐵路運輸服務也要遵循市場的規則,鐵路運輸虧損了,在産權國有的情况下,最終虧的也是廣大納稅人的錢,羊毛豈能不出在羊身上?而且,春運不漲價,也難保以後在整體上提高價格,或者降低服務質量,來個明降暗升。所以,敦促鐵路運輸服務提高效率,進一步向社會開放,比要求不漲價更多一些經濟理性。(廣州《晶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