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中國科學院濕地研究中心等幾個濕地專業研究機構的專家們近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從2003年開始,從全國各地來找他們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其中,尤以來自蘇浙滬各個城市的居多。專家們“受寵”的背後,是長三角正在興起一股“濕地熱”。據統計,長三角已部分建成、在建和規劃中的大小濕地公園16個,總面積接近200平方公里。
兩個濕地“梯隊”
占地15.6平方公里的紹興市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即將於月底正式開園;長三角最大的濕地,慈溪杭州灣濕地剛通過正式評估,目前已進入規劃招標,預計整個工程于明年全面啟動;南京的兩個濕地公園幾乎同時建成並部分開放……
建設部去年首次頒佈“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名單”,全國9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長三角就占3席———無錫長廣溪,常熟尚湖,紹興鏡湖;而國家林業局去年評出兩家“國家濕地公園”,全在長三角,一家是杭州西溪,一家是泰州薑堰市溱湖。以上還只是長三角濕地的“第一梯隊”,還有一支更龐大的“第二梯隊”。寧波、溫州、南京、常州……幾乎每一個長三角城市都有一個在建或正在規劃中的濕地。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已部分建成、新開建及正在規劃中的濕地公園共51個,其中,長三角地區16個。
不僅數量多,而且手筆也一個比一個大,一塊濕地,面積小則幾平方公里,大則幾十平方公里,投資無不超過億元。慈溪市規劃,將於杭州灣大橋2008年建成的同時,在大橋西側、杭州灣南岸,建成一塊面積達45平方公里的濕地保護區,堪稱長三角最大;在溫州,以“三篛濕地”為主項目的“溫州生態園”列入浙江“百億生態工程”之一,投資之大,非常少見。
“起死回生”是福音
深諳長三角城市發展歷史的專家,喜歡用“起死回生”來形容目前正在長三角興起的“濕地熱”。
尚湖濕地,正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七溪流水皆通海”的常熟,上世紀60年代曾把尚湖水抽幹,改成一片低產量的水稻田;80年代,人們意識到“圍湖造田”得不償失,開始退田還湖;最近幾年,當地政府陸續投資近3億元,基本讓尚湖恢復原生態。目前,20多平方公里的尚湖濕地成了生物多樣性的培育區;一小部分湖區則被開發成具有旅遊功能的核心景區。尚湖風景區管理處副主任陸健說:“尚湖濕地起死回生,是整個城市的福音。”
類似故事到處都在發生。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一半以上濱海灘塗不復存在,近1000個天然湖泊消亡。許多濕地被馬路、高樓所取代,人們只能在諸如“北窪路”、“葦子坑”等的名稱中,還依稀看到一絲濕地的影子。1992年,中國加入全球政府間組織《國家濕地保護公約》,至今,中國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353處,濕地公園幾十個,不少瀕危的濕地,正像常熟尚湖一樣獲得新生。
一位元多年研究區域環保的專家分析,魚米水鄉長三角恢復“濕地”之風,其實是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大轉折。從以高樓林立為榮到城市綠地、街心公園為時髦,再到爭相恢復“濕地”,長三角的城市發展理念正在更新。用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單金華主任的話說:“現在人們想得更遠了。”
濕地重在“腎功能”
採訪中,筆者曾三次被受訪者糾正相同的“錯誤”———濕地不是工程項目,而是生態系統,不能說“建設”,而應說“培育”。
“這是一個必須糾正的錯誤概念。”最早介入中國濕地保護的科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導陸健健說,濕地不是建築,會折舊,相反,它的價值產出應該越來越高。他說,在長三角,17種濕地功能中,污染削減應該放在首位。長三角地少人多,土地成本十分昂貴,長江口和杭州灣地區又歷來是工業發達地區,減少污染是一個長期課題,判斷這裏濕地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並非景觀好不好看,也非聚集多少品種野生飛禽,而是降低了多少污染。陸健健說,長三角濕地的生態服務價值,至少60%應該是體現在污染削減上。
然而,現實與理想還有差距。不少正在規劃中的濕地,功能排序不清,多以“聚集多少野禽”、“營造美麗景觀”為目標。專家指出,即便在長三角已建成的濕地中,目前也還沒有一塊能夠真正成為城市之“腎”———實現成功降汙,要像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那樣,做到濕地可以消解流域內所有農業和工業的污染殘餘,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好在積極的嘗試已經出現。慈溪杭州灣濕地作為“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會東亞海洋合作計畫”中的一個項目,明確將“削減濱海污染”作為濕地首要功能,為此引起“東亞大海洋生態系統污染削減投資基金”的注意。該基金會已初步確定,將慈溪濕地作為其在全球援助的十幾個專案中的第一個,無償贈款500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