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台灣破碎敗亂至此,陳水扁不能不懺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7 09:37:29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評說,我們仍然強烈主張,陳水扁應向立法院提答辯書。你可以拒絕下台,但你不能不認錯、不反省、不懺悔!

  社評表示,不可將立院三分之二的門檻當作為自己失德失政的背書,立法院雖奈何不了你,但人在做,天在看!

  陳水扁悍拒提出答辯書,令人在腦海中浮現了兩個對照的分割畫面:

  社評說,其中一個是黑白畫面:三十年前,大陸公審四人幫,在法庭上張春橋拒絕答辯,噘著嘴,斜著眼,滿臉不屑,一語不發。審判長說:“你不作聲,那你就是默認囉!”(六月十五日社論將張春橋誤作江青,謹此訂正,並向讀者致歉。)

  另一個是彩色畫面:陳水扁擺出不可一世的架式,嘴角透露睥睨地說:“要不就算我好運,嘸你嘜安吶!”換個場景又見他說:“阿扁錯了嗎?錯了嗎?難道阿扁錯了嗎?”

  社評表示,陳水扁不應淪為“不認錯、不知恥”的張春橋,而立法院的罷免案也不容陳水扁擺出“嘸你嘜安吶”的嘴臉。

  陳水扁應當認清:立院三分之二的門檻,只是反映了藍綠對立所形成的扭曲的政治現實;所以,即使罷免案未通過,也不能證明陳水扁無罪無錯。陳水扁縱然可以不下台,但陳水扁不能不認錯,不反省,不懺悔!

  社評表示,我們的觀點是:陳水扁及民進黨,應當將“三分之二門檻的防線”與“認錯、反省、懺悔”分開看待。也就是說,絕不可躲在“三分之二門檻防線”的後面不認罪;反而應在防線排除了下台風險的情勢下,藉著向台灣立法院提出“答辯書”,開誠布公地認錯、反省、懺悔。

  陳水扁若採取張春橋三十年前的戲路,對民進黨極為不利;因為這將使民進黨成為捍衛“張春橋”的鐵桿部隊,其自清反省的能力甚至尚不如“四人幫”時代的共產黨。

  社評說,何況,迄今各種弊案仍在雪球愈滾愈大的狀態;陳水扁倘在這次罷免案採“嘸你嘜安吶”的姿態,一旦弊案再度升高,甚至未來引爆了第二次的罷免案,屆時陳水扁及民進黨迴旋的餘地就更侷促了。

  不下台是一回事,但認罪認錯是另一回事。不認罪認錯,只會在社會上繼續蘊積“嗆扁下台”的壓力;認罪認錯,才可能釋放壓力,營造不下台的氛圍。

  社評說,總之,陳水扁及民進黨必須重新部署因應罷免案的戰略。如今陳水扁採的戰略邏輯是“不認罪,所以不下台”;看似合理,其實謬誤。對陳水扁不利,對民進黨更不利。陳水扁及民進黨應當採取新的戰略邏輯是:“雖不下台,但認錯、反省、懺悔。”如此,陳水扁始能擺脫“嘸你嘜安吶”的形象,民進黨亦可跳脫“盲目捍衛貪腐獨夫陳水扁”的歇斯底里狀態。

  陳水扁竟然說:“九日搞罷免那一天,下了一場大雨,鬧水災,終於讓泛藍知道,一直搞政治,老天也會處罰!”誰會料到這種妖言惑眾的乩童語言,竟然出自陳水扁之口。然而,事到如今,陳水扁卻兀自不承認,台灣破碎敗亂至此,主要是因他的失德失政所致。民進黨倘若仍然信奉陳水扁這種“老天下雨,懲罰泛藍”的黃巾賊思想,利用罷免案來撕裂台灣,褻瀆“本土”,挑唆“刺馬”情結;縱使陳水扁過得了罷免這一關,但必將造成民進黨形象扭曲、靈魂腐臭的後果。

  社評認為,民進黨可以失敗,但不能沈淪墮落。陳水扁可以不下台,但不能以謀殺民進黨的黨魂來祭旗。民進黨可以不叫陳水扁下台,但民進黨理應叫陳水扁認錯、反省、懺悔!

  老天下雨鬧水災,難道不是為整個民進黨被陳水扁這個貪腐獨夫挾持而落淚?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