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馬教授遇陳律師 國民黨主動權盡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2 17:18:00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繼陳水扁向人民報告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也上電視與陳水扁隔空過招。馬英九用“馬教授”特有的風格與節奏,像是在課堂上討論憲政原理;與“陳律師”前一天的法庭辯論演出相比,顯然不夠刺激,並沒有掌握球場上“後攻”者應有的優勢。

  聯合報今天分析文章指出,馬英九“動之以情”意味十足,意在切割陳水扁與民進黨,他回憶民進黨的光輝歷史,指國民黨與民進黨是“相互督促的夥伴關係”。這雖從民進黨立場出發,是感動人心的好觀點,但放在藍綠已緊繃動員的脈絡中,根本無法打動鐵了心腸的泛綠陣營。

  罷免案只是倒扁運動的第一步,連馬英九都知道不會成功,他昨天說“六月廿七日股市就會改變”,似乎也點出罷免失敗的宿命。藍軍大戰略是讓陳水扁與民進黨在罷免案成為“共犯結構”,賦與倒閣案更大動能,但民進黨陣仗已經擺開,情勢早已改變,現階段切割戰術意義大減。

  文章指出,馬英九最大失言,不是“子彈已上膛”或“死得很難看”,而是“罷免案須‘總統’本人違法失職”,以及“倒閣案對象是蘇貞昌、無法懲罰做錯事的陳水扁”,這兩句話都是基於錯誤的憲政認知,終將限制國民黨未來的策略空間。

  罷免案追究的本來就是政治責任,因為陳水扁除犯內亂或外患罪外,非經罷免或解職,不受刑事上之訴究;倒閣案則是針對違反“多數黨組閣”的錯置現象,對民進黨政府提出不信任案,這與蘇貞昌有沒有犯錯沒有關係,馬英九當初不該畫地自限。這兩句失言,未來一定不斷被拿來檢驗馬英九,也影響國民黨採取任何行動的正當性。

  文章說,現在看來,真正“謀定後動”的人是陳水扁,而非馬英九,國民黨進不足以倒扁,退不足以保馬,泛綠反擊已讓藍軍深陷泥淖;另一方面,宋楚瑜又先搶倒閣頭香,還率眾靜坐,國民黨主動權盡失,落入拿香跟拜的窘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