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棄扁拉馬,李登輝點燃隱形炸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9 08:23:47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陳水扁度過罷免危機,島內政局卻悄然捲起風暴。中國時報今天一篇特稿文章說,李登輝“棄扁”動作日趨明顯,此時傳出李的核心幕僚張榮豐、賴幸媛拜會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更是檯面上水波不興、檯面下波濤洶湧的隱形炸彈。 

  文章說,李登輝和馬英九的關係,是藍綠抗衡架構成形六年來,一直最引人好奇的謎語。馬英九在蔣經國去世後,短暫當過李登輝的英文秘書,兩人有直接的互動。後來李連決裂、李出走國民黨,馬也未曾說過李一句不好聽的話,始終保持“尊李”態度。 
 
  兩人關係的高點,是一九九八年馬英九第一次選市長,李登輝在最後造勢舉起他的手喊出“新台灣人”,讓陳水扁黯然落選;兩人關係的冰點,則是兩千年政權輪替,群眾在三一八當晚包圍國民黨,馬英九被群眾“帶”著去李登輝官邸陳情,引發李勃然大怒。 

  但是在那晚之後,李馬關係一直維持平盤。李登輝時而批評馬英九,但力道和批連宋差很多。馬英九也軟回應,頂多被逼急了,說“老人家講話,聽聽就好,不必太介意。”前幾年李登輝還託人送自己的著作給馬英九,馬英九辦公室也始終擺著李登輝的照片。 

  據透露,台聯人士近日私下和國民黨人士互動時,主動提及,李登輝對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之後的表現,不但沒有惡評,還曾向台聯人士表示:馬最大的優點是清廉。 

  此外,李對馬嗆大陸等過去,印象相當深刻。但是李對馬是否能堅持本土路線、代表本土政權,還是存有疑慮。 

  儘管有疑慮,但李登輝對馬英九與連宋的區隔,是相當明顯的,這無疑讓馬英九在淺綠支持群眾中,保有相當的隱性優勢。但是在國民黨領導人物中,李登輝還是厚愛王金平,這是馬英九難以企及的;而深藍支持者對李登輝的難以釋懷,也讓馬雖尊李,但還是得保持距離。 

  政壇人士都心知肚明,李登輝不可能挺馬英九選“總統”。但如果馬英九能堅持台灣主體性、清廉理念,李不排斥在特定議題上與馬合作。特別是李登輝對陳水扁與護航扁的民進黨,已有無法掩飾的失望,如果弊案延燒到扁,在穩定政局、挽救台灣的立場上,李登輝並沒有排除和馬英九合作解決僵局的可能性。 

  只是雙方畢竟藍綠壁壘分明,要如何跳脫彼此支持者兩極的拉鋸,現實上仍有難處。譬如李登輝支持王組閣,但馬王互信基礎薄弱,馬身邊人也不樂見王組閣;再來是即使有台聯十二票挹注倒閣,國民黨也難以承受萬一跑了十幾票的傷害,因此在倒閣議題上,兩者合作機率其實不高。 

  但李馬迄今仍然保持藍綠激烈對決氣氛外,難得的基本善意,誠然是政局未來走向的重要變項。罷免結束,後扁時代開啟,藍綠內外的合縱連橫將加速進行,李馬關係如何發展、變化,值得進一步觀察。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