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文:感謝陳水扁,讓人對族群悲情牌免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30 10:54:39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聯合報今天刊登法學教授陳長文的文章,指出台灣的民主與法治經過了這幾年的風雨,筆者突然覺得,也許應該要感謝陳水扁。表面上,陳水扁不管是個人的行事風格或者實際政績,乃至於他的家人涉貪涉腐,都帶給臺灣很大的挫折,但這樣的挫折,其實是台灣邁向成熟的民主法治必經的歷程。

  文章回顧,在2000年陳水扁贏得“總統”大選時,很多人對陳水扁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這六年來,期待轉為不解、失望,陳水扁的諸多作為,讓許多支持他的人深感挫折。可是換個角度,陳水扁卻也讓人一次看盡,人是抵抗不住權欲的動物,也讓人一次看盡,在這巨大的挫折迷霧之中,原來還有那麼多要自我反省的地方。若從歷史宏觀角度檢視民主法治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台灣從挫折的逆流中一次看盡之後,把挫折內化為一個成長經驗,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遇到同樣的人,就可以更成熟地應付。

  雖然陳水扁政府六年來無能無方、貪腐不斷,文章卻還是認為,2000年時,陳水扁勝選對台灣來說是利大於弊。因為,若當時不是陳水扁勝選,讓根基亦已腐朽的國民黨再執政四年、八年,下一個濫用悲情族群牌以擴張一己政治權欲的陳水扁還是會出現。因為,社會病因既存,發作是遲早的事。文章作者說,這可稱為“免疫”的過程,要免疫,就得先感染,才能在民主體質裡形成抗體,未來才能走更健康的民主路。

  舉例來說,陳水扁在面對這次的罷免危機,猛打的悲情牌、族群牌雖仍奏效,但比起以往,效用已在遞減之中。這是為什麼民進黨全黨保扁的代價是支持度下挫。因為,即便這二張牌對深綠民眾仍有作用,但另外的選民卻已作了其他的裁判,這些無聲的裁判,在2007年的立委選舉以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內有識者應該很清楚,這群選民會以多大的力量來懲罰民進黨。這就是免疫,是一個潛在的、看不到的覺醒,是一個緩慢卻必將實現的歷程。這是要感謝陳水扁的地方,讓人有機會對於反民主的族群牌、悲情牌免疫,讓人嘗到貪汙腐敗所引起的巨大痛苦,也等於同時讓人知道清廉才是民主政治的最重要基石。

  文章說,另一方面,執政黨的無能與貪腐,也不是自行墮敗的單一因素,其間包括了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或者所謂“清流菁英”的姑息縱容,包括了司法檢調機關的麻不不仁,以及多數人民對臺灣的不夠關心。而陳水扁的另一個功勳,則是讓這樣的廣義共犯圖象具體呈現,也因此,提供了社會集體自省的機會。

  文章最後說,民主不會平白從天上掉下,而是一個漸進成長的過程。遇到挫折是必然的,只要在挫折中有所反思,對挫折有所惕悟,這些挫折,都會內化成為台灣對抗貪腐、民粹的免疫抗體。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