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專訪:院長一吉普車,部長一拖拉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8 16:21:08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呂秀蓮今天接受聯合晚報專訪表示,未來應朝向“政黨比例內閣制”,由各黨拿出名單,開誠布公地討論“內閣”人事。她表示,正打算從民間開始,從下而上,醞釀出朝野政黨喝“藍海咖啡”的氛圍。 

  呂秀蓮表示,2000年政黨輪替後,因為太多人排隊登台表演,造成“院長一吉普車,部長一拖拉庫”的現象;她呼籲未來應朝向“政黨比例內閣制”,但組閣權仍是“總統”權限,在野黨若
呂秀蓮似乎對朝野政黨喝“藍海咖啡”情有獨鈡。
在內閣人事議題上,主張“黨進黨出”,只會造成對決。
   
  以下為專訪主要内容:

  問: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認為,陳水扁在用人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陳水扁用人有什麼問題?

  答:我不太清楚謝長廷突然針對陳水扁的講話,不知道談話過程的來龍去脈,我想每個人都有改善的空間。我比較想講嚴肅的事,就像雪山隧道通車那天,歷任四位行政院長坐在一輛吉普車上,當時我就想到“院長一吉普車,部長一拖拉庫”。

  政黨輪替,黨外人士奮戰許久,2000年取得執政權,有多少人沒有上天堂的,排隊都想要有機會登台表演,就演變成這幾年有很多的行政院長。唐飛做4.5個月,張俊雄做16個月,游錫堃最好命,做36個月,謝長廷做12個月,蘇貞昌差不多有6個月了。所以“院長一吉普,部長一拖拉庫”,部長更多,這裡有很多問題可檢討。

  我認為制度面更甚於陳水扁的用人風格,陳水扁一定有人情壓力,他帶領反對黨獲得政權,有些人比他資深,有些是後進,都排隊希望有機會表現,院長才會這麼多;院長上任後,不諱言會用自己人馬,部會首長不斷變動,剛巧省政府沒有了,這三位行政院長又都擔過縣市長,很容易把縣市政府團隊帶到行政院,這個問題似乎比較嚴重,不是只換一個院長,整個行政院都大風吹,因為更迭太快、任期太短,可能來不及熟悉狀況,就要換位子。

  問:為何院長都做那麼短?

  答:因為太多人都可以、都想做院長,黨外運動多年,累積很多人,你覺得有資格做,我也覺得我有資格做,排隊的人很多,才會有這個現象。換一個院長就換一批人,這批人可能還沒熟悉,又一次大風吹,換一批人。這是政黨輪替必須付出的代價,現在也應該差不多了,接下來應該會比較穩定。

  問:對多數黨組閣的看法?

  答:這不是憲法問題,曾有人說陳水扁違憲,但憲法沒有規定多數黨組閣,這是政治問題。我在2000年時主張“政黨比例內閣制”,因為當時我覺得即便贏,也不是贏得絕對多數,為了穩定,可用“政黨比例內閣制”、“聯合內閣”,但陳水扁另外有思維,所以沒有實現,不排除將來會實現,但我不敢說是何時。

  其實民進黨組閣,部會首長沒幾位是民進黨員,大家若開誠布公,去想想放眼天下到底有多少人才,確實是某一部會的專長,各黨都拿出名單來,每個黨有多少口袋人才,來看專業為何,這樣開誠布公,也許是一個好方式,這需要很好的氣氛,但上層的還沒有去打造,我的心願就是想打造這樣的氣氛。

  問: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內閣人事上,強調“黨進黨出”,你的看法呢?

  答:講“黨進黨出”,就是政黨擺在先,臺灣利益擺在後面,那樣會造成對決,我比較希望不要用黨對黨來講,黨對黨時,旗幟鮮明,是零和遊戲,全有或全無。

  問:各黨若坐下來談內閣人事,主導的人應該是陳水扁或蘇貞昌?陳水扁已宣示權力下放,是否應由蘇貞昌?

  答:我是先拋出理念,大家看歐洲是多黨政治,多黨之下仍可聯合治國,聯合內閣就是大家一起治國,事實上,這幾年也是這樣。我要拆穿一個假象,即便陳水扁任命,後來四位行政院長都是民進黨籍,部會首長沒有幾個民進黨籍,何不開誠布公來談,但“黨進黨出”就沒得談了,這幾年過於強調“黨進黨出”,旗幟鮮明,完全不以臺灣利益為優先,是以黨的利益,這兩年是否可以緩和一下。

  陳水扁講的很清楚,根據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之外,行政院政策和人事,由行政院長全權負責,黨務和選務由黨主席責,大前提是憲政的範圍還是在陳水扁,包括“國防”、“外交"、軍事和組閣權,組閣權還是在陳水扁手裡,就是陳水扁任命“閣揆”,行政院部分交給行政院長,但上層架構還是陳水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