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扁風暴:美麗島與野百合之怒有用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8 09:28:58  


李華球:扁垮黨就垮。陳水扁給民進黨帶來這麼多的麻煩,這個黨至今仍然不敢割袍斷義與扁劃清界限。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作者 李華球)台灣跨世代挺綠學者連署並召開記者會,呼籲陳水扁主動請辭。相信許多的社會大眾都殷切的期待能夠聽到強而有力的聲音,以振奮人心,並重擊撼動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執迷不悟,發揮中流砥柱,石破天驚的震盪力,喚起社會沉寂冷漠的心;警醒民進黨一再逃避漠視民氣的良知;給陳水扁堅決而又強烈必須下台的諍言。

  遺憾的是,從這群學者帶有壓力的表情,不忘重批國民黨的不是,不離維護本土的狹隘理念,顯得用心有餘,力道有限,氣候難成。但筆者依然肯定他們的道德勇氣與暮鼓晨鐘之音。然而看到已喪失檢討勇氣與漠視民間大痛的民進黨,仍然配合府院的步調,還在做背離民心的垂死掙扎,繼續在懷疑探視民意的底限。而民進黨為何敢於如此,其中不無值得探究之處。

  陳水扁的危機處理

  醞釀許久,卻因為多方考慮而一延再延的,“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聲明記者會,在七月十五日終於召開了。陳水扁在風聲傳出之後以及聲明記者會召開完畢後,連日召集獨派人士以及黨政要員,美其名召開國事會議,卻是在為保固政權,而進行危機處理,以遂行其“扁黨”互保的勾串動作,尋求起死回生之路而已。

  同一口徑回應。當親綠學者在七月十四日透過媒體,發布即將連署並召開記者會,促請陳水扁請辭下台。陳水扁在第一時間點,立即透過總統府簡單回應親綠學者的動作。做法是,府院黨同一口徑表示:“尊重各方意見,虛心檢討改進”。同時府院黨亦配合消音,並將媒體名嘴及御用人士,召集入府商談因應方式,以減緩事態進一步擴大,進行陸續的摸頭與消音工作。

  打台獨牌力固政權。七月十六日陳水扁召集獨派及本土人士,共商大計,此等人士建議陳水扁不必下台,只要穩住政權即可,並要求陳水扁兩年內實施憲改,扁並未置可否。此一招式,說穿了就是打台獨牌來止血,防止政權被淺綠學者撼動。七月十七日,陳水扁原本又力邀黨團三長、黨政高層、民進黨縣市長、立委等人士,研商因應對策,但由於受邀人士,有多人藉故不願意出席,陳水扁出於無奈只好臨時取消會議。這對扁的殺傷力是存在的。

  拉深綠打淺綠策略。當這群親綠學者的聲音一出來之後,扁及民進黨方面,立刻藉由媒體說這群人士是淺綠學者,代表性不夠,而且有些人可能是因為有家人沒有受到垂愛,所以抱著不滿的心情而來,因此代表性以及初衷有問題並不單純,更有可能受到泛藍的利用,想要引發更大的政治風暴,來擊垮民進黨的政權。同時更傳出陳水扁可能在七月二十二日,民進黨“全代會”之前,可能宣佈退黨,以此來取代請辭總統大位,保住自己也可以緩解民進黨被陳水扁綁架的困境,達到“退一步,進兩步”的慣常手法。

  民進黨依然死撐到底的理由

  親綠學者的動作,雖然引起陳水扁以及民進黨的緊張,但是“扁黨”為了繼續勾聯生存下去,可以說已經到了不顧一切,只要政權就行了的地步。而民進黨為何會擺脫不了陳水扁的糾纏,也不敢要求陳水扁自動請辭呢?其原因不外下列三端:

  扁垮黨就垮。對“第一家庭”連串的弊案,泛藍要求陳水扁請辭不成,遂推動“627總統罷免案”。在民進黨要求所有立委不得投票表決下,罷免案未能通過。然而這個只顧權勢殘存,而忘卻創黨理想與精神的“貪婪政黨”,在大計強度關山之後,卻仍不思檢討,不惜人民託付,不顧社會觀瞻,不管國際視聽。一眜爲了“扁垮黨就垮”的顧慮,不敢“棄扁保黨”,寧願“以黨護扁”到底,也在所不惜。硬是以“扁、黨”生命共同體的連結互保模式,繼續消耗台灣大命而不覺得難過。
 
  透視國民黨。“627罷免案”重創馬英九的聲望,一連串的責任交相壓到馬的身上。使得國民黨看似確立,但又脆弱的“共主”假象,終於難掩端倪。乘隙而入的聲音漸起,日前傳出所謂的“連馬配”,就是最明顯的事例。而國民黨長久以來的“大老文化”,在馬當家的此時,並未盡除,仍見蹤影。高層之間的心結與不快,迄今多次較勁無遺。馬的個性與人格特質,雖是其獲得部分人心的優勢,卻也是失去部分人心的缺點。國民黨這些毛病看在民進黨眼裡,自然是暗自竊喜,樂不可支。

  不捨權力滋味。民進黨認為“627”陳水扁頭過身就過;也看出馬英九的罩門和氣候。而陳水扁爲了保住大位,藉由權力下放,以“拉蘇鞏扁”來力保政權不墜。近日並刻意拉攏黨內反骨的新潮流系,藉由新系的靠攏消除異音,挽救岌岌可危之位,然民進黨日前才提出的“解散派系”說,立即消音。這就是民進黨要員在嚐盡權力美味之後,現在要他們粗茶淡飯,當然是口味不合!爲了捍衛權力的惺惺作態,民進黨現在已經是演得淋漓盡致了。這就是台灣悲哀的開始,也是這個黨將垮的徵兆!

  “七一五”風暴後續走向觀察

  本次親綠學者發動的連署,經過媒體大幅報導,目前已有上萬人的連署。不過在陳水扁以及民進黨全力的危機處理之下,看來風暴應該不會延續太久,除非能夠號召有力人士或是民眾走出街頭,否則恐怕是會雷聲大雨點小,後繼無力罷了!

  李登輝、施明德、林義雄會不會出來,是倒扁的重要關鍵。目前看來施明德如果真的站出,可能會引起一點風暴,多少會有一些影響力,但是施的影響力恐怕也只不過起一些小的作用,重大深遠的影響恐怕不會產生。至於李登輝應該會觀看時局的變化伺機而動,短時間應該不會站出來,但是如果真正的民氣逼得陳水扁非下不可,李可能會伸出臨門一腳來一舉踢掉陳水扁的“大位”。

  而林義雄雖然已經退出民進黨,不過問民進黨的事了,但是千萬不能小覤“林聖人”殘存的拉扁力道,只是林目前剩餘的價值,應該不會站出來,除非扁下台,呂秀蓮接任,林出來給呂一些國事建言,倒是有可能,而且也可以保持“聖人”的地位。

  經過連日的危機處理之後,綠營挺扁的人多過倒扁的人,而且親綠學者的言論力道與學術格調,恐怕結果會是,言者諄諄,聽者邈邈。而這些語重心長的論調,目前看來,並沒有能夠有效打動冷漠,而又焦慮難安的台灣人民的心。因此,目前真正能夠撼動陳水扁下台的力道只剩兩個,一是司法真正證明陳水扁有罪;二是台灣人民超過七到八成的人,願意出來請扁下台,否則陳水扁是不會也不可能下台的。

  總之,陳水扁給民進黨帶來這麼多的麻煩,這個黨至今仍然不敢割袍斷義與扁劃清界限。除了上述所言的理由之外,最重要的是,民進黨還在懷疑觀望人民的力量何時會出來;力道夠不夠;會傷到何種程度?這正是台灣人民的仁慈與護短,造就了陳水扁的有恃無恐與權力傲慢;給了民進黨不敢也不想反省的空間和機會。

  事到如今,雖已引來自己人的反撲與直指!但卻還在拉攏各方,釋放甜頭,以固權位,顢頇到底。筆者要呼籲藍營的學者們,是不是也應該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檢討反省國民黨爲什麼不能夠給人民一個石破天驚的理由,放心的願意起來正告陳水扁以及民進黨,你們是不是應該,勇敢、理性、謙卑的跟這個被你們試驗、糟蹋了六年的社會,說一聲對不起,負起責任,平靜的自己走下來!這是藍營有志之士,必須正視而具體行動的時候了!(作者:李華球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法學碩士 現職:“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研究員、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