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學者:台灣與大陸經濟交往將受更多限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8 09:40:03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生簡練、與廣東台港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熊席麟在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5月號撰文,談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關系。

  文章在分析民進黨的社會基礎與經濟理念時之指出,草根運動出身的民進黨歷來以本土力量的代表自居,強調“台灣主體性”,主張保護勞工權利,“長遠規劃”建立較為獨立的“本國經濟能力”。民進党的傳統支持者也多半為不發達地區和社會層次較低的民眾。他們教育程度、資本積累程度不高,生活水準提高主要受益于傳統產業發展後所形成的“涓滴”效應。因此在執政之初民進黨是將實現台灣產業高端化、社會福利化作為其經濟社會目標的。

  正是在這樣一個思想指導下,民進黨為其經貿設計了“台灣開發,中國製造,行銷全球”的基本構想。民進党上台執政之初,一方面對在兩岸經貿中居於高端地位頗具信心,主張“積極開放”;另一方面出於對本土經濟和傳統支持者的保護,仍強調“有效管理”。然而,不料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及台灣經濟、兩岸經貿的實際需要情況卻打碎了民進黨的“如意算盤”。

  文章認爲,民進黨執政當局為在短期內改善經濟局面,在兩岸經貿方面順應了一些民意。總體來看,在陳水扁執政的第一個任期裏,儘管形式上並不支持與大陸之間的經貿往來,但事實上也沒有做更多的嚴厲阻攔。最後的表現是,兩岸經貿在台灣各種對外經濟指標中的比重都大幅度上升。相反,傳統的貿易夥伴如美國、日本等,在比例上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然而,兩岸經貿加強的實際結果卻使台灣社會各個階層從中獲益的程度出現不平衡狀況。民進黨執政的頭四年,在外力衝擊下經濟滑坡,使得剛剛付諸行動的迎合其忠實群體的經濟政策遭遇實施困難。

  文章指出,民進黨的經濟政策其實就是在“照顧總體經濟指標”和“照顧傳統支持者”兩個極端之間取捨。當面臨傳統支持者不滿的情形下,以保住選舉、保住執政地位為目標的民進黨,不惜犧牲總體經濟指標以迎合自己的傳統支持者。可以預見,除非發生重大的世界範圍經濟衰退,未來兩年內台灣與大陸的經濟交往將會受到更多的限制。

  當然,台商會拿出“自救”的辦法,通過曲線、迂回的方法和民進黨執政當局做貓捉老鼠的遊戲。但是不管怎麼樣,台灣當局的限制措施確實將對台商產生抑制效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