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小泉執政五年 危害明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1 12:10:58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4月26日是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迎來了執政5周年紀念日。5年來,日本的政治、經濟和外交發生了許多變化,此間評論家有一個比喻:時代確實像齒輪一樣轉動了,但是有些齒輪卻滑開了應有的軌道。 

  《人民日報》今日發表文章指出,小泉改變了日本傳統政治。他是第一個沒有得到自民黨最大派系的支持而當選自民黨總裁的,也是第一個喊出“破壞自民黨”的總裁。他反對派系推薦、人事順延,果斷提拔新人,排擠黨內元老,完成了自民黨的更新換代;他借著郵政民營化之爭解散眾議院,堅決肅清自民黨內異己勢力,削弱了自民黨內傳統派系政治。小泉常常語出驚人,獨來獨往,與醜聞無緣,樂於會見國內外明星。這種“劇場型”政治多有出人意表的效果,去年臨時大選之際,小泉通過攻擊自己的政黨,從在野黨手中奪走了“批判”這一武器,贏得了超高的支持率。

  文章說,日本經濟增長方式出現變化。有一位經濟閣僚曾概括,小泉的改革是“把資源和勞動力從效率低下的部分轉移到效率高的部分”。小泉政權與日本其他歷屆政權最大的區別是改變了通過投資公共事業推動景氣恢復的傳統做法。5年來日本在公共事業上投資42萬億日元,而之前的小淵惠三和森喜朗兩代政權合起來的4年為50萬億日元。同時,強化對銀行不良債權的檢查,廢除各種保護性補貼,放寬限制扶植創業者,逐漸放鬆了政府對市場的介入,日本經濟終於呈現了既抑制財政投資又實現景氣恢復的局面。這裏有一個重要外因是,日本對華出口從2001年的3.7萬億日元猛增到2005年的8.8萬億日元,國內個人消費和設備投資不到泡沫經濟時期的一半,海外需求卻相當於當時的3倍。小泉的經濟改革搭上了“中國特需”的快車。因此,日本財界目前最憂心的就是日本與中韓關係的惡化會波及經濟,進而影響剛剛恢復景氣的經濟。

  社會差距拉大是最近日本國內對小泉批判最多的方面。一本名為《下流社會》的書長期佔據著暢銷書排行榜,該書從消費的角度發現,日本大部分中產階級在走下坡路,許多年輕人對未來失去希望。朝日新聞社最新輿論調查也顯示,只有18%的受調查者認為生活變好了,42%的人感到生活品質下降。小泉改革引發的社會問題還包括:人才和資源集中於首都圈,地方三位一體改革失敗;正式職工減少,非正式職工大幅增加,工資水準下降,需要生活救助的家庭超過了100萬;犯罪率和自殺率升高。在剛剛結束的千葉縣第七區眾議院補選中,高呼“改革繼續”的自民党候選人敗給了民主黨候選人,體現了人們對社會現狀的不滿。

  文章表示,小泉執政期間給日本外交帶來的危害更為明顯。《朝日新聞》發表題為《賞味期限已過》的社論指出,5年以來,小泉與美國布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但是也造成了日本對美國過分的依賴和美國對日本過高的期望。日本自衛隊至今仍不得不硬著頭皮留在伊拉克,日本為沖繩美軍掏出的巨額搬家費,就是這種期望的表現。再看亞洲外交,小泉5次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首腦甚至外長之間都無法正常交往,也助長了日本國內一些為侵略戰爭翻案的勢力。此間有華人學者指出,小泉最大的錯誤是破壞了中日之間多年形成的友好基礎,不僅危害深遠,而且矯正困難。

  文章認為,到9月份,小泉政權將走完最後的路程。日本網路記者協會理事早房長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小泉的改革打破了許多舊的秩序,包括日本國內政治和對外關係。但是合理的新秩序在哪里,小泉沒有做出回答。在一種“規則缺失”的隱憂下,日本社會正變得越來越浮躁,如何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對未來做出準確的回答,是“後小泉”時代能否成功的關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