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匯率博弈告別臉譜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4 08:01:32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儘管被炒作得沸沸揚揚,5月10日下午出爐的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再次避免了爲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韱。國際金融報發表文章評論道,縱觀中美兩國近年來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博弈歷程,這一結果本在意料之中,但此次報告幷沒如以往那樣威脅可能在未來將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却又在意料之外。

  文章認爲,美國採取口頭威脅手段逼迫人民幣昇值的策略可能行將終結。放弃這種强硬的威脅措施,放弃將中國匯率政策臉譜化之後,美國似乎更多地將希望寄託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G7的頭上,以期藉助這些由美國主導的國際性組織向中國施壓。但無論採取何種策略,美國施壓人民幣昇值的行動仍將繼續,而且呈現不斷加深之勢。

  美國財政部在10日公佈的報告中小心謹慎地拿捏著批評與贊美的分寸。它列舉了中國自去年7月以來爲放寬外匯管制而採取的措施,包括去年7月底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昇值2.1%、人民幣兌中國貿易夥伴國貨幣實現更大幅度的昇值,以及中國爲放開跨境資本流動而採取的各種監管措施等。但同時表示,“中國需要加快脚步,引入更爲靈活的外匯機制”。

  文章指出,不難看出,美國之所以未在報告中認定中國爲“匯率操縱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複雜的政治經濟聯繫使美國不願與中國發生貿易沖突。

  與此同時,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例如伊朗和朝鮮核問題等方面,美國需要中國的戰略支持,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更不願因爲匯率問題和中國傷了和氣。

  更爲重要的是,如果中國經濟因人民幣大幅昇值而受到影響,必然會拖纍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經濟,這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對此,美國當然心知肚明。

  由此可見,美國財政部認定匯率操縱國的核心原則是看其是否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時,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由於這一政策符合美國在亞洲及全球的經濟利益,美國就對中國贊不絕口,對匯率操縱自然是祗字不提;2002年之後,美元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走弱,導致盯住美元的人民幣相應貶值,出于貿易保護主義的原因,美國不斷要求人民幣昇值,2003年以來,這一呼聲更是愈演愈烈。

  而美國國內的一些利益集團、政府部門和部分學者之所以熱衷于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無外乎是因爲中國出口不斷增加、國際收支順差不斷擴大、以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爲主要內容的和平發展不斷前進,使得在世界經濟、政治和國際關係中獨享霸權的美國感到不適。

  人民幣昇值真的能起到美國所預期的效應嗎?文章分析道,美國要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就不得不通過大量的貿易逆差向世界供給大量的美元。因此,簡單地把某國列爲匯率操縱國,以期實現扭轉美國貿易逆差的想法,實在是粗糙了點。美國經濟學家、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茲在上週警告稱,“靠調整人民幣匯率,無法解决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削减聯邦預算赤字才是减少貿易逆差的正道”。

  文章指出,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不僅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保證了世界經濟整體的穩定發展,而且在减少美國貿易逆差、幫助美國經濟恢復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先在政策上給予了不追求中美貿易長期順差的承諾,後又採取了切實的行動和經濟政策,包括以吳儀副總理爲代表的中國採購團在美國的大筆採購,以及繼續實施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這表明,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合作大框架內,中國在堅持貨幣主權的前提下,正力求讓人民幣匯率政策逐漸得到貿易夥伴的接受和認同。

  現階段,中國有理由頂住任何要求人民幣大幅昇值的壓力,也有權拒絕成爲加劇全球貿易不平衡的替罪羊。從長遠來看,中美兩國若要妥善解决人民幣匯率問題,需要雙方都採取更爲積極和務實的態度。

  作爲有著巨大經濟增長潜力、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大國,中國在匯率問題上顯然比當年簽署“廣場協議”時的日本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更多的自主發言權。在實踐中,既要充分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核心競爭力薄弱和金融系統缺乏風險管理能力等國情特點,也不排斥人民幣適度昇值的市場需要,根據中國經濟對匯率波動的實際承受能力,規劃好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長期路綫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