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變身財富博弈“尖端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6 07:34:02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國際資源類商品漲價潮,正促使資源需求大國重新認知期貨。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金融界人士意識到,期貨業是國家戰略性行業,期貨的風險對沖和商品定價功能對國民財富具有保值作用。經濟參考報文章稱,期貨業專家研究認爲,期貨及期貨市場已成爲發達國家進行財富博弈的"尖端武器"。 

  金融資本涉足期貨貿易定價權易主 

  文章表示,期貨業人士研究分析認爲,期貨交易大發展改變了國際經濟遊戲規則。 

  首先是國際期貨市場和貿易市場的主控力量易手引發貿易定價權轉移。 

  上世紀90年代金融機構和基金大舉進軍期貨市場,迫使國際期貨市場和貿易市場的主控力量易手。據估計,原油期貨交易中代表供求關係的資金已不足三成。對沖基金的介入,使期貨市場的作用不再局限於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更具有通過價格手段實現在全球化框架下資源配置和利益再分配的作用。 
  
  其次,跨國公司等各類大企業涉足期貨,進一步促進了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和産業經濟的相互聯繫與融合。據分析,美國許多超級金融集團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期貨等衍生品市場以及與衍生品交易相關的産業領域。西方産業資本非常重視期貨市場,爲企業生産成本控制和對外貿易提供戰略支持,部分基礎原材料供應商甚至與基金聯手"作局",製造供求緊張局面,從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攫取雙重利益。
 
  期貨交易增大美國的調控能量 

  文章說,金融資本與産業資本緊密融合的期貨市場,也改變了美國的經濟運行週期,期貨市場成爲發達國家應對國際政治經濟波動和調控經濟危機的新途徑。
 
  "美國怎樣轉嫁風險?" 

  "利用期貨。比如你儲備了很多美元,還出口給美國很多商品,在這種情况下,美元貶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漲價,美國不就相當于少還了債,多得了商品?商品期貨爲何拼命做多?也是基於美元貶值。他們先在商品期貨上買很多做多的頭寸,貨幣再貶值,基金就掙這筆錢。貨幣一定是和貿易、赤字挂鈎的。"北京期貨商會的一位顧問如是說。
 
  總結美國經濟上世紀90年代持續快速增長的成功經驗時,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說,期貨業對美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藉助期貨市場和衍生工具,一方面使美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手段增加了,調控能量增大了,調控方式改進了,調控時間提前了。另一方面使美國企業藉此提高了風險規避、拓寬了增收渠道,藉助期貨市場的信號作用提高了應對經濟變化的靈敏性和調整能力。 

  近幾年國際原油價格輪番上漲,沒有使石油消費第一大國的美國出現以往石油危機時的衰退,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更加佐證了期貨市場的風險對沖與"穩定器"作用。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說,美國在過去幾年資本市場也出現了嚴重緊縮,還經歷了"9·11"事件,但美國主要的金融機構都沒有被迫拖欠債務。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對沖功不可沒。
 
  據介紹,日本在利用期貨保值方面也有成功經驗。日本早在原油價格12美元左右時就大量買入長期多頭期貨,所以,在國際油價高達60多美元的時候,日本人仍然享受著十幾美元的原油。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中國在2004年初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價格30美元時通過買入期貨的方式進行套保或間接"儲備",至少可以减少1000多億元的進口成本,節省大量的儲備投資。 

  影響全球利益分配改寫國家安全理念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慎明的相關研究報告顯示:19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已開始注重利用金融及其衍生物這一新的投機方式掠奪更多的財富。1998年世界經濟增幅下滑,但全球金融資産總額却上昇30%,外匯交易同貿易額的比率從80年代初的10:1上昇到60:1。美國如今實際上利用著全世界72%的淨儲蓄總額。美國目前各種金融機構所擁有的金融衍生品總金額已達60萬億美元之多。 

  期貨業內專家的分析表明,隨著期貨交易的飛速發展,期貨市場和衍生工具成爲西方少數國家建立新型"價格體系"、實施經濟霸權和掠奪的"尖端武器",改寫了國家安全理念。 

  業內人士認爲,美國一面向全世界發行國債、對全世界産生貿易赤字,一面却通過操縱美元期貨、國債期貨和指數期貨等,使別人持有的美元和美國國債縮水,變相掠奪別國的財富。通過控制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和貨幣價格,美國影響著全球資源和經濟利益的再分配,直接和間接地從國際市場獲取了巨大的利益。 

  從國家利益高度重新審視期貨業 

  文章介紹,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期貨市場發展提速,期貨等衍生品交易輻射面擴大、規模大大超過了全球現貨貿易量和經濟規模。期貨和期權交易的全球參與者正在迅速增加。國際期貨市場主導權競爭已經開始。 

  日、韓、新加坡、中國香港、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甚至印度等,都在積極爭取掌握期貨市場的主動權。中國內地期貨市場也正在醞釀大變革,金融界已經開始從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高度,强調加快期貨業發展。 

  日前在京城召開的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强調:要從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的高度,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市場的戰略决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定價權的喪失將造成國民財富的流失。雖然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8700多億美元,但若換算成石油或黃金,則外匯儲備非但沒有增長反而大幅縮水。巴曙松說,大宗商品定價權已被歐美搶得先機,金融期貨定價權再不容旁落。 

  中國期貨業協會新任會長朱玉辰預測,中國期貨市場在上市品種、發展質量、投資方式及公司業務方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期貨市場的宏觀環境、輿論環境和相關部門支持力度都今非昔比,上市品種將更加豐富。金融期貨、鋼材、石油和大米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上市。朱玉辰說,發展期貨市場已經成爲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需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