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印擬聯合競標收購石油資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0 01:42:36  


  中評社溫哥華6月9日電/ 爲了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中國跟印度計劃採取聯合競標方式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在哈薩克斯坦擁有的石油資産,據報導,競購金額達到20億美元。如果競購成功,對本來已經高漲的世界石油價格會産生什麽影響,這種聯合方式是否會影響兩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兩國聯手競購國際上罕見* 

  據《美國之音》報道,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國家不僅是人口大國,也逐漸發展成經濟大國。統計顯示,兩國的年經濟增長率超過9%,使得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因此受益。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中印兩國國內對石油的需要也不斷增加。據英國石油公司的資料顯示,中國和印度目前的石油消費占世界石油總消費的11%。同時,由於這兩國國內最大的油田面臨老化,導致石油産量停滯不前,因此,它們不得不到其他國家尋找石油供應。 

    據統計,印度四分之三的原油需要依賴進口,而中國消費的燃料中有五分之二來自國外。這就決定了中印兩國一定要到其他國家尋求石油資源。距離中印兩國最近便的能源就是中亞地區。分析人士說,至於兩國聯手競購其他國家石油資産,這種形式在國際上比較罕見,可以說這是個重大進展。 

   *奧裏斯曼:哈薩克斯坦不會有損失* 

  在爭奪能源方面的競爭是各國在今後20年所面臨的重大挑戰,而聯合競購國外石油資産可以避免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聯合競購可以降低買價,但是,歐亞集團負責人奧裏斯曼認爲,這不會給哈薩克斯坦方面造成損失。他說:“我不認爲哈薩克斯坦會在這筆交易中受到什麽損失,因爲,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把自然資源的價格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而不是人爲把它擡高到離譜的水平。” 

   *分析:中印若競標俄或有負面反應* 

  至於俄羅斯對中印聯合競標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資産是否有負面反應,媒體的分析指出,俄羅斯石油資源豐富,也希望賺錢,因此,如果中國和印度在競標中擊敗俄羅斯,那麽就會迫使俄羅斯做出負面反應,就有可能不利於俄羅斯跟中國和印度的其他能源交易。 

   *李曉汀:取決於中印政府的協調能力*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的研究員李曉汀認爲, 中印兩國聯合竟標反應了中印兩國政府和企業在石油市場開發上都不同程度存在不咬銜的問題,因爲中印兩國1月剛剛簽署了石油合作備忘錄,表示在石油資源的分享上採取合作態度,而不是無限制的競爭。但是,墨迹未乾,兩國石油大公司就重新燃起石油爭奪戰。 

    李曉汀認爲,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兩國政府在簽訂備忘錄時並沒有充份跟國內相關企業進行足夠的溝通和協調;另一種可能是,雙方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石油業都存在著政府管理者缺位的現像,也就是說,一個決策在做出之前沒有充份協商,而出臺之後也沒有充份地協調貫徹。李曉汀認爲, 這是中印兩國在石油市場上進行爭奪的癥結所在。 

    但是,李小汀同時表示,如果中印兩國政府都從政治高度考慮問題的話是可以實現價格協調的。他說:“這就要看兩國政府的協調能力如何。歸根結底這是一種國家意志或者說政治意願的問題。如果雙方領導人都能在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合作的必然,那麽,價格協調應該是可以達成的目標。”能源專家塔內加預測說,如果中印兩國這次合作成功的話,那麽兩國就有可能在中亞甚至西非地區進行類似的合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