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中國足球為什麼不在世界杯期間懺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8 18:06:36  


  德國世界杯開幕以來,中國足球界袞袞諸公也沒閑著,有當球迷的,有出國考察的,有充當解說顧問的,還有不少搖身一變,當起專欄作家的。

  就是沒有一個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懺悔一下:又是一個四年,耗錢無數、傷人至深,中國足球對不起大家了……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出來向中國球迷道歉

  中國擁有世界上人數最為龐大的世界杯球迷,德國世界杯開賽以來,世界杯熱潮席卷中國,其中不乏一些球迷悲喜故事。

  上海球迷陳文海說:“中國足球為什麼去不了世界杯?沒有誰來解釋原因。你說奇怪吧,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個國家就100多萬人,人家球隊能出線,為什麼有13億人口的中國出不了線?非洲那些窮國的球隊能打進世界杯,中國足球這幾年錢花得不少,可是結果呢?”

  迷球網總經理王俊生夜夜在他的迷球網上,與球迷們一起看球、評球,一個星期下來,疲憊不堪,更加感慨中國球迷的執著與中國足球的窩囊。他說:“為什麼沒有人出來說一下為什麼中國隊去不了德國,誰該對中國隊去不了德國負責?真是有意思,這麼大的事,就這麼算啦?至少,總得有人對億萬中國球迷道歉一下吧──哪怕是假惺惺的?”

  但是沒有人出來道歉,更沒人表示懺悔,別說中國足球圈的人沒想到“道歉”、“懺悔”,即使有這麼點意思,世界杯一來,他們個個都忙得根本沒時間考慮這事兒了。

  打不進世界杯,不妨礙咱成世界足球專家

  世界杯開幕前,記者聯系一位足球圈人士採訪,他說自己很忙,要給報紙和網絡寫專欄,還要參加一些評球活動。“一到世界杯,我們搞足球的人就忙不過來了。”

  確實,世界杯一來,中國足球界人士忙碌不堪,中國足協照例組織相關的團體與個人出國進行考察;沒有加入那個考察團的,在國內也有的是事情幹,幾張熟臉在電視台露著,一堆大名在網上報上掛著,指手畫腳,口沫橫飛。

  不少人質疑:中國足球考察團到底能學到什麼東西?中國這些足球人真的這麼懂世界足球嗎?

  “那些退役的足球名人,不管過去是疑似黑哨假球,還是兵敗世界杯的‘罪臣’,即使連世界杯賽場的邊都沒有沾過,也一夜之間成了專家明星,對巴西、荷蘭、英格蘭人的比賽侃侃而談,口水亂飛之際,渾然不知自己根本沒有這樣的資質。”在德國採訪世界杯的新華社記者王子江身在國外,也耳聞目睹國內種種熱鬧場景,有感而發。

  迷球網總經理王俊生對此啞然失笑:世界杯,真是一個好大的酒杯,什麼東西都能往裡面裝!

  他說:“現在什麼人都來評球了,不光是踢球的,只要跟足球沾點邊的,都一窩蜂上。沒辦法,現在媒體競爭激烈,只能到處拉人,找一些所謂的專家,騙大伙兒發發短信了。”

  中國足球世界杯期間應該幹什麼

  不少人認為,世界杯期間,希望中國足球懺悔,是一種奢望,但中國足球界完全可以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只留下幾張德國“到此一遊”的照片、一堆不著邊際、無病呻吟的文字。

  上海資深球迷金維一在當地報紙上撰文說:“美國人不關心足球,但美國足球隊幾乎屆屆打進世界杯決賽圈。中國人打不進去,數以千萬計的人卻天天晚上準備好啤酒零食,守在電視機前看鄰人“對毆”。中國足協與其寄希望於那些不成器的中國球員‘進一球、得一分、贏一場’,還不如乘世界杯之東風,號召全國人民開展‘看一場、頂一個、踢一腳’的群眾運動。”

  王俊生認為,世界杯對中國足球來說是個天賜良機,當然,不是公款出國考察的良機──中國足球應該抓住時機,培養球迷,尤其是培養青少年對足球的熱愛。

  他說:“近年來,中國足球聯賽觀眾人數急劇下降。每逢世界杯,中國都會誕生一大批球迷,對中國足球從業人員來講,應該研究如何利用世界杯機會,激發球迷熱情,並將這種熱情保持下來,轉化到國內賽場。但是,現在還沒人意識到這一點,中國足球營銷依然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比如說,世界杯期間,國內有幾家俱樂部組織球迷活動、鞏固球迷基礎了?”(來源:新華網)


    相關專題: 2006德國世界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