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印「龍象之爭」誰是贏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2 22:47:51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龍是中國的象徵,象是印度的神靈,在亞洲新崛起的經濟舞台上,未來會呈現的是「龍象之爭」,最終誰是贏家﹖

  據中新社報道,博鰲亞洲論壇今天下午舉行的主題為「印度和中國-合作的力量」分會上,印度中國研究院聯席總裁墨漢提、中國貿促會會長助理、國際商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王錦珍、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麥睿彬等與會嘉賓就此仁者見仁。

  在麥睿彬看來,二十一世紀是否屬於中國和印度,從花旗銀行的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有巨大的潛力和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

  作為一個銀行家,他認為,中印兩國的金融部門發展都非常快,但他還是要給中國在金融改革勢頭方面打一個高分。中國和印度都很大程度上依靠信貸來推動經濟發展,印度主要是靠政府負債推動經濟發展,而中國靠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提供貸款。他也坦言,中國和印度兩國的股本市場有很大的不同,印度的股本市場發展很成熟,而中國並不完善,儘管採取大膽的措施進行改革。

  對這個「巨龍」和「大象」,麥睿彬說,中印兩國面臨的壓力首先是能源的問題,尋找新的市場。「龍」「象」同樣面臨共同的挑戰,但中印貿易發展非常快,十年前中印貿易祗有十億美元,去年這個數字達到了每個月十億美元,而之前祗是每年十億美元,中國已是印度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在IT產業、軟件、硬件、鋼鐵、藥品、研發等方面都有合作的潛力。

  難道「龍象之爭」會演變成「龍象之盟」﹖

  印度中國研究院聯席總裁墨漢提接著說,今年是印中友好年。就在去年,中國和印度確定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密。中國和印度應該在世界貿易組織和其它的世界經濟論壇中發揮一個更加巨大的作用,使之成為更加民主的論壇。

  中國貿促會會長助理、國際商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王錦珍指出,兩國都有各自的優勢,中國開放要比印度要早,相對來說中國的市場將會進一步成熟,中國的經濟基礎設施也比過去好很多,而且中國的勞動力資源也很豐富。

  但印度的金融體系更加成熟,比如說在孟買有歷時一百年的證券交易所,而且印度說英語,與國際公司打交道的經驗也非常豐富。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大概剛剛超過四千萬美元,而印度在中國的投資超過一億美元。兩國之間還有很多的合作潛力與空間,可以找到更多的合作領域。

  據介紹。中印兩國的雙邊貿易正在不斷快速增長,二OOO年貿易量祗有二十九億美元,去年已達到一百八十七億美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