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民進黨應「終止」陳水扁「修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5 10:01:09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陳水扁政權當前面臨的情勢是:一方面,陳哲男被收押,SOGO案槁木生春,民間期待揭弊打弊的熱潮又見高漲,案情亦可能如連珠炮般一發不可收拾;另一方面,陳水扁的「公投台灣新憲法」亦蓄勢待發,不知伊於胡底。

  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評說,民進黨必須審慎評估這個情勢,倘若坐視其在未來數月發展成民間對貪腐弊案深惡痛絕,而陳水扁卻仍狂催「修憲」的強烈對比,則極可能激起更強烈的民憤民怨,屆時恐將噬臍莫及。

  社評說,較聰明的作法應是:透過黨內的「興革會議」,以公決的程序「終止」「修憲」運作,而將全副心力用於處理弊案爆發後的損害控制,並維護一個相對比較單純的政局,俾儘量支援內閣爭取表現政績的機會,以所謂的「蘇修路線」來扭轉情勢;倘若不此之圖,竟在頻爆弊案,民怨沸騰之際,繼續蠻橫地炒作「修憲」議題,則非但民意恐難諒解,且濁亂的情勢亦絕非有利於內閣表現政績的環境。利害吉凶,可謂彰彰明甚。

  陳水扁一再揚言,任內一定要完成「台灣新憲法」,這是他日暮途窮的最後一搏,卻未必符合民進黨的整體利益。在美國及大陸監視下、泛藍在「立院」擁有否決實力,且民間對陳水扁信任蕩然的情勢下,倘若民進黨執意推動「修憲」,不外導致兩種結局:

  一種結局,是循體制內「修憲」,結果以否決收場;另一種結局,是陳水扁假借「巧門」,發動某種形式的「體制外公投制憲」,則將掀起更大的政潮。這兩種結局,當然皆將對台灣產生慘重傷害,且正如前述,對民進黨亦未必有利。

  所以,民進黨在思考「如何『修憲』」之前,恐怕首應思考「是否『修憲』」的問題,亦即想一想應不應該在政局如此濁惡的情勢下發動「修憲」。倘若評估在此時「修憲」不會有好結局,則停止「修憲」運作當然是明智之舉。

  社評說,此際發動「修憲」不會有好結局,主要有兩點理由。其一,陳水扁的政治人格已徹底破產,因此不具發動「修憲」的正當性。一旦「修憲」發動後,難料不知什麼「巧門」突然被他打開,情勢就難以控制,對台灣的損害也難以估算。所以,僅僅基於「陳水扁的人格不可信任」這個簡單而實在的理由,在野陣營就不可支持「修憲」,主流民意亦不會支持「修憲」。也就是說:即使台灣「憲法」未來仍應修,但也絕不能輕冒由陳水扁主導「修憲」的風險。

  其二,「修憲」情勢顯然已經出現立委分贓自肥的跡象,所以也不宜輕率發動「修憲」。即以民進黨所提兩個修「憲版本」而言,一是「立委113席/台灣總統制」,另一是「立委二百席/內閣制」。這顯然是欲以「內閣制」的煙幕來為「立委200席」護航的手法。否則,何不主張「立委200席/總統制」或「立委113席/內閣制」?

  社評指出,其實,陳水扁當時力主「立委」減半至113席,主要的著眼是認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可減少外省籍候選人當選;但是,由於內外政治情勢的變化,台灣政治的主要槓桿已非族群與省籍,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主要效應反而成了不利「台獨」的發展。民進黨如今欲借「內閣制」來主張「立委二百席」,只是要把政局再度推回統獨惡鬥的政治地獄而已。因此,在野陣營有什麼理由支持「修憲」?主流民意又豈會同意再為台獨搭起舞台?

  社評認為,「公投台灣新憲法」是陳水扁的最後一搏,他自己也明知其不易成功,卻仍執意興風作浪大鬧一場;揆其用心,只是想要為他自己累積在退職後奪回「台獨」旗手的政治資本而已。然而,在美國不容陳水扁再生「意外」,大陸祭出《反分裂國家法》,反對黨在台灣「國會」對「修憲」程序擁有否決實力,及主流民意對陳水扁失去信任的情勢下,陳水扁的「台灣新憲法」無論在實質及程序上,皆無成功的可能性,最後仍待觀察的只剩下民進黨要不要為陳水扁的惡行陪葬而已!

  懸崖勒馬,或載胥及溺,民進黨應當作出明智的抉擇。即將召開的黨內「興革會」,應知趨吉避凶之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