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駙馬享盡特權,豈能以平民身分喊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8 08:44:15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台開案關係人去年在三井的餐會,不管有沒有談到股票交易細節,最主要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彰銀董事長張伯欣確認他的交易對象是駙馬爺趙建銘。

  社論指出,許多人不懂彰銀為什麼要做虧本生意,明知台開聯貸獲准在即,為何還要賣股?其實,不是彰銀董事會太昏庸,而是董事長張伯欣太聰明,他要為彰銀與台新金的合併為自己預留一條後路。賣掉一些台開股票,可以換得陳水扁家人的人情,這是何等划算的投資。 

  在台灣,金融交易一碰到政治,所有的市場法則立即失效,這就是最鮮明的例證。彰銀為何可以不顧市場規範,選擇盤後交易,選擇特定對象交易,甚至不計較得失?原因無他,是駙馬爺的出現,提供了台開買賣各造完美的想像,促成了這筆交易。

  台開董事長蘇德建本來說,這樁交易的緣起,是「彰銀要賣股票」;但那天三井餐會上,主題變成了「趙建銘要買股票」。玩味其間的變化,彰銀是不是要賣股票,顯然不是重點,重點是現在駙馬爺要買股票,趙駙馬親自現身,眼見為憑,張伯欣才把大批股票賣給趙駙馬的母親簡水綿女士。即是說,只要確認關係做到趙建銘身上,購買者的名字是趙玉柱或簡水綿都沒關係;但如果趙建銘沒現身,恐怕連牽線的蔡清文及游世一都未必買得成。

  社論指出,這中間有企圖的人不止是張伯欣,還包括台開的蘇德建,和搭上駙馬順風車買得大筆台開股票的蔡清文和游世一。去年七月剛上台的蘇德建,要對付公司內部的民股勢力,累積自己實力,能拉到陳水扁家人的裙帶,那是多好用的籌碼。在三井餐會上,蘇德建邀趙建銘出場,表面上是介紹買賣雙方認識;實際上,趙建銘卻已形同蘇德建和張伯欣所擄獲的「政治肉票」,這是趙建銘在台開案中的另一身分。 

  再進一步看,在趙建銘以母親簡水綿之名買進台開股票後一個月,台開即獲廿九家金融機構的一百六十五億元聯貸,這項巧合,亦讓人遐想。當時,台企銀工會和中國國際商銀等多家銀行都極力反對提供台開貸款,因為台開債務高達一百四十多億元;但蘇德建透過售股建立了趙建銘的人脈後,此事即順利過關。這是否「高層」關係在其間發揮了作用,而使趙建銘儼然成了台開的「救星」,就更值得玩味了。 

  社論說,趙建銘連日來辯稱,他母親買股只是「單純」的交易,事實上,這裡頭一點都不單純。彰銀、台開的董總輩買趙建銘的帳,並不是因為趙建銘的名號有多響亮;如果他只是「骨科醫師」趙建銘,彰銀絕不會賣他這批股票。他必須是「第一女婿」趙建銘,蘇德建等人才會牽這個線,張伯欣也才會點頭,蔡清文才會幫忙先代墊股款。

  然而,趙建銘以皇親國戚駙馬爺的地位拿到這批股票,享盡特權,也享受了高獲利;如今事態爆發,他卻退回平民的身分喊冤,說自己如何單純,如何清白,甚至說「吃飯歸吃飯,買股歸買股」,這也就難怪市井小民聽了反感。試想:台開股票要賣,為什麼不找你我去承接?為什麼要與陳水扁沾親帶故的人才分得到一杯羹? 

  在正常的資本市場,股票交易是開放的,投資人的機會是平等的,獲利與否是要看個人的判斷和運氣。但看台開案,股票交易不僅是「點對點」的指定對象,利害關係人更在買賣前後頻頻聚會,事後又證明確保獲利豐厚;這何止是「內線交易」,這根本就是「利益輸送」。駙馬爺為買到台開股票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從另一角度看,他自己才是別人眼里的一隻肥羊;這一夥人聯手演出了一場黑金交易,為台灣股市增添了齷齪的一頁。 

  社論質問,戴著駙馬爺的冠冕享盡特權,卻呼喊司法還他清白。接下來,就看司法聽到駙馬爺求救的呼聲,作何反應? 


    相關專題: 駙馬內線狂炒股 陳水扁被玩完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