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民意高漲在野抗爭 陳水扁日子難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8 09:24:16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根據該報日前的民調數據,希望陳水扁自動下台的比率,已經推進到四成七,這已經是瀕臨五成了,而相應著個人聲望持續探底,以及相關弊案的持續延燒,希望他自行下台的民意恐怕未來還有可能再推升。

  社論說,這種民意趨勢當然只會讓馬英九“越來越硬”,也讓執政三巨頭“停止政爭”的呼籲相對顯得薄弱。要知道當越來越多人認為惟有政治加壓,才能讓弊案“辦得上去”,政爭的氛圍只會加劇,不會降溫。換言之,陳水扁接下來的處境幾乎已確定是不會太好過了。 
    
  從全球的視野觀之,陳水扁所面臨危機並不是孤例,從鄰近國家到歐美主要國家的領袖,這幾個月都相繼陷入執政危機,沒有幾位領袖的日子好過:去年底受到巴黎街頭暴動的衝擊,重創法國總統希拉克的聲望,調查發現只有一%的法國選民希望看到他連任;菲律賓的阿羅約夫人去年七月面臨國會彈劾危機時,聲望已經跌到一成七,今年二月還面臨政變危機,三月間的一項民調,顯示她的聲望還不如因貪汙而被罷黜的艾斯特拉達;泰國的總理他信在今年初因家族成員涉入股市不當交易,民調要求他信下台的超過五成,他信於是提前解散下議院進行改選,又因選舉遭在野黨抵制而引發一波延盪數周的政潮,最後在他主動宣布辭職下落幕。 
   
  社論指出,此時在全球與陳水扁共享“聲望探底”的領袖同樣不少,先是美國布什總統,受到伊拉克戰爭泥淖的加深,最近一次的民調已經跌到三成一的歷史新低。布什的最佳盟友英國首相布萊爾同樣處境艱難,在上個月的地方選舉失利後,他所領導的工黨支持率已經落後保守黨五個百分點,他目前個人聲望更跌至二成六的歷史新低。而鄰近南韓的執政黨更可與台灣的民進黨並稱難兄難弟,剛在上周結束的地方選舉,執政的“開放的我們的黨”,輸到只剩西南一隅的全羅北道還有席次,其他地區可謂全盤盡墨,比民進黨去年底三合一選舉的景況還慘,而總統盧武鉉的個人聲望已經跌到兩成二的歷史新低,表明不支持執政黨的民眾已經接近七成。僅就這些國際的事例而言,陳水扁的處境其實並不算孤單。 
    
  今年初,美國時代雜誌曾以“英雄不再”(No More Heroes)為題,探討全球各地的領袖何以越來越不被人民信任,同時個人聲望也愈來愈見下滑的原因,時代雜誌的分析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正是層出不窮的弊案與醜聞,讓民眾對體制的治理與廉潔產生懷疑,同時對領袖也普遍彌漫“既不信任也瞧不起”的心態。前面提到的幾位領袖,如美國布什與英國布萊爾兩人,聲望低主要還是肇因於外交政策與經濟政策失利所形成的“治理危機”,至少個人聲望基本上還維持在兩成到三成之間,而亞洲的幾位領袖則多半陷入兩成以下,最主要原因他們是除了治理危機外,還涉及了貪腐的廉潔問題。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的家人涉嫌收取地下賭博回扣、泰國總理他信的兒子涉嫌股市內線交易、南韓總統盧武鉉則是他的多位貼身親信相繼陷入收取大筆政治獻金的風暴,看看這些事例,都令人感到似曾相識:所有的弊案都是領袖的家屬與親信所為,領袖本人雖未直接涉入,但無例外都快速拖垮了個人的聲望。 
    
  社論點明,從這些國際的事例,至少可以確知一點,任何領袖的家屬或親信涉及弊案,領袖本人要清楚切割或置身事外根本不可能,也不容許,這些爭議在這些國家都發展成政治問題,而非僅是單純的司法問題。而這些國家的在野黨也都積極掀起政潮,台灣在野黨目前的作為與他們相比,已經算是相當溫馴了。
    
  社論總結說,這些事例所提供的另一項令人遺憾的事實是:所有這些陷入弊案與危機的領袖們,都曾經享有過極高的民間聲望。其中已經下台的泰國總理他信,任內個人民調聲望還曾經超過八成,最後亦終不免於在狼狽中下台。執政黨三巨頭與其批判在野黨引發社會騷動,不如多向這些國家的執政黨學習怎麼危機處理吧。  


    相關專題: 政治計謀 陳水扁聲稱交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