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市場:民衆與資本誰在“持幣待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7 08:15:36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從去年9月至今,一些開發商及學者認爲,中國局部房地産市場(如上海)趨向低迷,乃因購房者持幣待購所致,也就是說,市場祗以普通民衆的預期爲價格起落核心。

  現在,北京的房價出現了過猛的上漲態勢,而在上海,價格開始突破萬元。民衆放弃持幣待購的結論,又被一些開發商搬出來作爲理由。北京有開發商公開表示,北京的房價之所以上漲,正是一些持幣待購者在短暫觀望後,由於預期房價下挫的設想破滅,因此開始大量持幣進入,導致了房價的迅速攀昇。

  中國經濟時報文章說,實際上,中國民衆從來就沒有持幣觀望過,在調控政策不斷出爐的去年,輿論認爲買方與賣方開啓了觀望的較量窗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基於這個邏輯,他們認爲才出現了上海房價的回調、北京價格的趨向穩定,市場才顯露出膠著狀態。

  這顯然是一種誤解,是將中國的消費者掌控市場的能力高估了。從當前的市場形勢判斷,個別購房者由於某種心理預期,持幣觀望是有可能出現的,但這幷不能一概而論,將之作爲全部市場的基調。

  文章分析道,市場貿易經驗告訴我們,第一,購房者作爲分散型的買方,有著全然迥异的需要、心態、價格認同取向和預期,另外,他們的消費行爲還直接受制於各不相同的主、客觀動因,他們與作爲集團型的賣方是永遠無法處於同一條博弈綫上的,也就是說,他們根本無法主動而有意識地形成觀望,或主動通過尋求博弈的方式去迫使市場環境與價格水準努力和他們的預期接近,這正是中國消費者的弱勢所在。

  其二,持幣待購的出現,必須要有充分的先决條件。需要提醒的是,能够持幣待購,就說明購房者已經具備購買能力,因此才有幣可持,有時可待,這也從一方面表明,他們能够承受目前的房價水平幷隨時準備出手,祗是在購買預期方面存有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在他們的預期中表現爲,當前的價格偏高形勢埋伏著太多無法把握的危機和擔憂,幷不符合他們的理想預期和要求,因此,他們顯然會持幣待購,等一等看。可是我們看到,在價格一直居高的情况下,這種現象幷不普遍,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和購房負擔來看,普遍的購買能力是受到壓抑的,無效的,這時候還可能存在有意識的持幣觀望嗎?

  其三,中國民衆幷沒有掌握博弈技巧,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展開博弈。這也就是說,消費者觀念理性的、試圖與賣方相互較量的祗在少數,這種極度稀缺的精英意識在現實的廣大消費群體裡面是少見的。由於房價的上漲(哪怕是回落,也幷不在他們的可承受範圍內),非理性的恐慌和不安導致一種普遍的共同預期出現:有錢的趕緊買,缺少支付能力的就去舉債,通過提前透支的方式將潜在的消費能力陸續釋放出來,以此排遣對未來更高價的顧慮。這種情况去年存在,現在同樣存在。

  基於上述分析,不難看出,中國房地産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幷沒有出現普通民衆有意識地持幣觀望的情况,那種以爲購房者對調控政策預期敏感而駐足觀望的猜想更是缺乏實際依據的。

  可以認定,消費者普遍觀望的現象是有房地産市場以來所沒有過的事情,現實情况是,以支付能力來衡量,當前的市場消費形勢應該是,有效的消費意願和無效的消費意願這種“二元現象”一直存在,且在最近表現得更加充分:有效的該買還買,無效的買不起就一邊凉快去,沒有所謂的觀望。

  那麽,真正的觀望顯然祗存在於多種市場資本那裡。通過一年的密集調控,現在,中國的局部市場也由原來的低迷態勢一振爲高調突進,這乃是資本放弃觀望的結果。爲期一年的觀望致使市場低迷,幷非普通民衆觀望引起,實在是由於各類資本對於政策的預期産生了不確定性,以致放慢甚至停止進入,在市場上駐足觀望,帶來了一輪低迷。

  在一綫城市市場里,資本對於市場的興旺和繁榮,其能力幾乎是絕對的,是普通消費能力所不可企及的,假設在北京和上海,祗要抽掉大部分資本(包括投資與投機的),市場的發展與上昇形勢就會止步不前,且立刻會陷入崩潰邊緣。

  回想一下,上海的資本外逃和收手造成泡沫收縮幷由此帶來價位的回調,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而在北京,儘管有剛性需求支撑,但是,政策密集出台後的半年時間里,房價的上揚速度明顯被削弱,其中的關鍵還在於資本的預期出現紊亂和搖擺,他們的觀望通過輿論的不斷推導,助長了人們將市場前景看空的可能,因此,一些人誤以爲民衆都在持幣待購。

  文章稱,一直擔心資本會捲土重來,現在,這確已是現實。去年市場上所謂“金九銀十”的爭議結束之後,中國的調控政策一直沒有採取大的動作,從官方的表態和時間的推移來看,現有的政策已經不再淩厲猛攻,反倒顯得有些溫和甚或後勁不足,這正好給由於不確定預期正在觀望的資本以回暖信心。這促使資本陸續放弃了觀望,轉而進入,迫使房價再一次抬昇。這種邏輯在現實市場當中是完全成立的。

  因此,結論顯而易見,由於當前的市場其價格起落核心已經由普通消費意願向投資意願轉移,市場已經爲多重資本所主導,當這些資本猶豫的時候,市場就會感冒,繼而低迷;當他們陸續結束一段時間的搖擺不定之後,復又涌現,市場泡沫就會復蘇,市場價格就會出現非理性上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