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打破美日封鎖之勢,青藏鐵路只是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5 10:30:27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大陸的青藏鐵路日前正式開通,引起世界媒體的注目。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其工程難度之高,所花費工程費用之鉅不難想像,加上沿途所穿過的道路土質之困難,空氣稀薄條件下如何進行維護,各站如何管理,未來的藏族文化衝擊有多大等等,都是未來無從迴避的課題,也是全球媒體不斷報導的重點。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然而更重要的衝擊毋寧是: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漢族與現代文明之手將全面伸入青藏地區,整個中南亞的戰略版圖正在重新改組。這將是一個全新的局面。 
    
  了解近現代史的人都知道,青藏地區、新疆地區一直是東西方較勁與對峙的戰略重點。新疆連接中亞,西藏連接印度、南亞,整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西藏地區的地形又不利於中國。靠中國的這一邊地勢不易進入,交通困難;反而靠印度的一面,地勢較緩和,容易派兵攻打;一旦打下來,居高臨下,直攻中國西南地區,就是非常容易的事。

  社論指出,中國為了防守,年年派重兵防守,無非是深恐印度從中國的背後插一刀,要從其他地方調兵防禦不易。反之,印度從未放棄控制西藏的企圖。而印度的背後,當然有英美西方強權國家的因素。只要牽制中國大軍於西藏,就是一種資源的消耗。再加上為了防止西藏獨立運動與國際勢力結合,中國以往都可謂用盡力氣,耗用龐大資源。就這個政治與軍事的考量而言,這條鐵路的興建對北京非常重要。 

  社論再指出,另一個考量則在開發大西部的經濟發展上。由於藏族熱衷宗教,不在乎世俗利益,只在乎來世。因此,藏族往往終生辛苦生活,只為了將此生的積蓄,最後奉獻給寺廟,祈求來世的幸福。用現代資本主義的觀點,這是一個沒有資本積累的社會,所有積累,都只是在寺廟上多了一塊金磚,或者金粉。沒有資本積累,當然沒有再生產的能力。沒有資本再生產,哪來的建設?經濟怎麼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西藏經濟發展與建設主要靠中央的補貼支援。用當地作家的話說,你只要站在公路邊看,進藏的車是滿滿的,出藏的車都是空的。基於年年中央援助的財政壓力,再加上貿易與觀光開發的地緣經濟意義,這座鐵路也有其興建的必要。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建出青藏鐵路,就不能說只是完成了孫中山在“建國方略”里的夢想,而是一個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行動。講明白一點,以往需要一星期才進得了西藏的公路,如今四十八小時就可以透過火車抵達。而火車所能運載的物資、軍隊、武器等,當然遠遠超出公路。 
    
  社論認為,青藏鐵路的開通當然不意味著交通即是軍事後勤與攻擊實力的增強,但很顯然的,西藏經濟將因此改善,則帶著極強宗教信仰的獨立運動,很可能會因為俗世觀光資本的來臨,而逐漸改變。同時依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從西藏向南亞延伸,藉此建構“南亞大通道”也未始不是不可能的事。則中國政府在中亞大陸橋、東北亞大陸橋、東南亞大通道之外,另找出口,形成一個由陸地通向全世界的陸上交通,打破海上由美日安保所形成封鎖之勢,就不是一個構想而已。這樣的大戰略構圖,當然讓人有理由相信,青藏鐵路只是一個開始。 
    
  青藏鐵路確實帶來旅行的新夢想。尤其是台灣這幾年來流行歐陸鐵道旅行,但除了西伯利亞大鐵道的旅行之外,還未有一條鐵道像青藏鐵路這樣,讓人對海拔最高的旅行、充滿異文化的生活、以及滿地奔跑的藏羚羊的風光,充滿想像。可預見它將讓全球觀光客更容易進入西藏。同樣也可以想見,這條鐵路對沿路的地形地貌、生態物種、藏族的傳統生活與宗教,都會帶來莫大的衝擊,這種衝擊有正面也會有負面,未來都是北京必須面對的課題。

  社論說,對台灣而言,除了旅行外,也必須認識到這是另一個世界觀改變的開始。中國正透過各個長程鐵路的建設與連結,翻轉它既有的地緣政治形勢,從陸地建構一個通向全世界的新版圖。這種改變所帶來的衝擊,台灣必須密切注意。 


    相關專題: 青藏鐵路開通 帶你遊世界屋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