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魔方: 錢——財富——資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3 06:42:21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人們時常問,美國爲什麽比任何國家都更有錢?奧妙在什麽地方?其實,美國經濟跟其他國家的差別不在別的,而在於它有著讓任何資産、任何未來收入流都能提前變現的證券化、資本化體系。證券市場週刊發表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文章如是說。

  文章介紹,簡單地講,錢,主要是一個貨幣的概念,流動性最好,可直接用於交換。資本是能够生錢的錢或者財富,是活的價值。而財富既包括流動的,也包括不流動的價值,即死的有價物。土地是財富,但,如果土地在國有制下不能買賣交換,土地頂多是財富,不是資本,不能生錢或不能生多少錢;一個人未來的收入也是財富,但是如果沒有金融工具把未來的收入做票據化、證券化變現,那也頂多是財富而不是資本。財富不一定能一下子變成錢,財富的範圍比資本大,資本比錢的範圍大。一個國家對未來收入流進行資本化的能力决定了這三者能否成爲相等的東西。由於金融證券化的發達,在美國這三樣東西基本相等。但在中國,這三個詞的意思非常不同。

  文章稱,中國人說“張三有錢”,意思是“張三過去已賺了很多錢”,是一個“過去”的概念。但在美國,人們說李四有錢,這不僅包括他過去剩餘收入的總和,還包括未來各種收入的折現值,是一個“過去”加“未來”的概念。美國人可以把未來的任何潜在收入提前變現,這包括個人未來的勞動收入、生産性資産的未來收入、企業的未來收入、土地的未來收入等等,通過票據化、證券化的方式把其變現。因此,當中國人的“錢”指的祗是過去的收入,而美國人的“錢”包括過去加未來的收入時,美國人自然更有錢了,差异關鍵在於美國有著讓人們能放心進行證券、票據交易的制度架構和金融中介體系。

  以百度爲例,其創始人李彥宏的7億美元“錢”實際上已不是中國意義上的錢。百度現在的股價爲85美元/股,是其未來多年收入預期的折現總值,因此是“未來的錢”的提前兌現。百度今天的市盈率爲280多倍,淨利潤每股30美分。這是什麽意思呢?如果我們假定未來每年百度的淨利潤平攤下來都是30美分(假定沒有增長),那今天的股價就相當于把未來280年的收入提前變成今天的錢——當然,百度會持續增長利潤。這裡講的意思是,通過其股權上市,百度的創業者馬上就能把未來幾十、幾百年的收入提前變現,今天就能享受未來才能實現的財富,變現後李彥宏等股東今天的“錢”立即增加幾億美元,既可立即消費,也可進行新投資,大大增加了今天的錢和資本。如果沒有股票交易,哪怕公司未來的收益再多、收入再豐厚,這些投資者也無法提前運用這些未來收入,從而大大减緩經濟發展。所以,股市發達不發達,上市機會是否對民營企業開放,最後不祗是决定企業融資的多少,而且還决定了中國社會是否很“有錢”。

  文章表示,中國絕大多數資産是沒有被資本化的財富,這些財富是可望不可及的價值,所以不是資本。比如,全國有2000多個縣,每個縣都有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這些公司的資産每年的收入都很穩定,風險很低。在美國或中國香港,這種收入流是理想的證券化對象。假設每人每年花的水電費爲300元,5億城市人口每年的花費爲1500億元,如果把未來50年的這些收入流進行證券化,這些收入流今天的資本價值可達1萬億元左右,這些提前變現的資本當然可以爲新建設、新創業提供資本,把中國經濟這個蛋糕提前做大。類似地,電信資産收入、高速公路收入流都可以證券化。

  土地制度和産權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很大。如果土地是國有或集體所有,幷不能交易;如果生産性資産是國有幷也不能交易,那麽這些極有價值的土地財富和公有資産都祗能是死財富,沒有資本和錢的價值,那就大大阻礙經濟發展、阻礙財富增長。比如說,表面看美國去年的平均儲蓄率是-1%,但實際上他們也存了很多錢。雖然他們把人均3萬美元左右的勞動收入都消費掉,但他們的可消費收入大約是人均5萬美元。也就是說,去年美國包括私有土地和各類資産共增值人均5萬美元,能變現的資産性收入爲人均2萬美元,這部分收入在土地和資産私有制下可以隨時變現花費,也可轉爲資本做投資,但這部分收入沒被花掉,而他們祗是花掉了3萬美元勞動收入,因此實際上美國人平均存下了40%的總體收入。相比之下,中國去年的土地增值、國有資産增值巨大,算到每個公民頭上差不多有6000元,可是由於這些土地和資産都是國有或集體所有,任何中國人在决定可以花多少錢、可以花什麽錢的時候,都不會也不應該把這些國有土地、國營企業的增值部分考慮進去,因爲這不是我們個人的,幷且也不能把它們交易變現。所以,我們中國人可支配的祗是自己的勞動收入,基本沒有資産性收入,在决定可花多少錢、該存多少錢的時候,祗能圍繞著勞動收入轉。因此,中國人的儲蓄率會高達46%,經濟內需就沒辦法提高。

  個人未來的勞動收入、企業未來現金流、企業資産、甚至土地都可以通過票據化、證券化,變成資本的一部分。文章指出,資本化的實質就是將沒有流動性的資産、還沒到手的未來收入轉爲股份或者金融契約,讓社會認購,投資者可以獲得穩定回報,發行者當然能受益。那麽,中國爲什麽遲遲不能進一步資本化呢?這不是金融機構不想創新,而是金融交易的安全性還要逐步提高,投資者的權益需要可靠的制度保證,包括契約執行的架構、完善的法律、獨立的司法與執法。如果資本化水平能提高,中國經濟將迎來一次新飛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