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模式令滬深港聯動昇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5 07:31:19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繼中行之後,中國工商銀行的IPO也將正式啓動,國際金融報發表文章稱,有消息指出工行已經確認其A股與H股將同時挂牌上市

  由於有關爭議已拖延了工行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申請的時間近半個月,所以今次一旦獲國務院下發批復,工行將盡快于未來兩週內提出申請,以便趕于10月上市。

  工行成爲全球最大的IPO

  文章稱,工行今次擬增發A股和H股共不超過經擴大股本的15%,集資120億至150億美元(約936億至1170億港元),規模超過中行,成爲今年全球最大的IPO。

  從前些時間上市的中行以及更早時間上市的交行和建行來看,這類股份在招股活動期間已經吸引較大規模的資金介入,而在上市首日均有較高昇幅,反映國際投資者仍相當青睞中資股,特別是中資銀行股。

  截至7月13日收市爲止,建行上市以來股價已較招股價上昇46.8%;交行股價則昇近100%;中國銀行上市一個多月亦上昇20.34%。如果工行如期展開招股活動,相信會較前3家銀行的IPO活動更爲壯觀。而該類股份的關聯性較强,中行H股發行時,交行和建行也相繼受到追捧,相信工行上市也會對其他中資銀行股帶來利好支持。

  基本面因素良好

  文章指出,截至2005年底,工行資本充足率爲10.26%,不良貸款率爲4.43%,不良資産率爲2.49%。2005年工行經營利潤爲902億元,賬面利潤爲280億元,較上年增長7.5倍。

  2006年,預計工行經營利潤將突破1000億元,成本收入比控制在37%左右,資本充足率達到10.4%以上,不良貸款率控制在4.2%以內,按應計口徑撥備覆蓋率超過100%。

  從基本面因素來看,工行如此良好的業績指標和業績預期,是其IPO承銷權搶手的重要原因,也能映射該股上市後市場對其關注的程度。

  工行上市任重道遠

  文章稱,事實上,內地銀行在選擇海外上市時,首先會選擇香港,究其原因是香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銀行上市融資有很大的吸引力,幷有助於提高國際聲譽。

  從另一角度來看,內地銀行赴港上市,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證券市場發展亦起相輔相成作用。加上香港與中國內地經濟發展的共同步調,中資銀行可以順利開展業務,迅速發展壯大。

  目前內地、香港兩地股市的聯動性越來越强,主要是由於中資股在港上市的進度加快,幷且市值在香港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依此來看,人民幣昇值的預期會讓中資銀行受惠,幷帶好中港兩地股市。目前最爲不利的因素要屬中國推行的宏觀調控,相關政策的實施對內地銀行的貸款業務會有很大的影響,但考慮到宏觀調空政策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工行上市會否受到牽連,還是未知數。

  文章表示,這次工行上市,相信會給香港市場帶來不小的影響,其A+H同時同股同價的上市方式開創了上市形式的先河,意義重大。該種上市方式是否有利於投資者參與投資,搞活兩地市場氣氛,上市後所帶來的影響如何,此後會否有其他新股會以此形式上市,香港投資市場在中資股逐漸佔據的情况下,會否脫離國際軌道等等,這些問題最終要看工行正式招股幷挂牌上市之後方有答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