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澳門回歸七載 和諧帶來繁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1 08:56:42  


  中評社香港12月21日電/澳門特區政府昨日舉行盛大酒會,慶祝特區成立七周年。

  大公報今天刊載社論說,回想回歸前的澳門,港人最熟悉的就是一位“何先生”,到澳門回來買的東西就只有杏仁餅;回歸前夕,什麼“水房賴”、“街市偉”等黑道人物展開大廝殺,警司被汽車炸彈炸死……。

  而放眼今天,正在慶祝回歸七周年的澳門,娛樂博彩業的收入已直迫美國拉斯維加斯。澳門經濟財政司長譚伯源昨日接受記者訪問時透露,今年博彩業的收益將可以突破五百億,經濟增長幅度將達到百分之十二。

  而且,據新華社報道,今年發表的多項亞洲、國際城市評比,澳門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辦的“亞洲最佳展望城市”中與韓國首爾同居榜首;此外,在中科院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闖入二十強,在另一項一百個國際城市的“消費性服務業競爭力”評級中則排第六位。人口僅有六十萬的澳門,能登上亞洲、國際城市調查榜,且在評級中名列前茅,這在回歸前根本是不可能想像的事。

  社論說,作為同是特區一分子的港人,為澳門回歸以來在發展經濟及各方面取得的飛躍性成就感到高興和致以衷心的祝賀。“澳門好、香港好”,香港與澳門從來都是兩兄弟,是榮辱與共、利益一致的。

  事實是,香港和澳門,有著共同的“集體回憶”,都曾經經歷了長時間的外國殖民統治,兩地民眾都有著美好的愛國傳統。因此,在先後回歸到祖國大家庭之後,儘管兩地情況不同、背景有異,但在如何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方針和實施基本法方面,兩地政府和民眾實在有很多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和啟發的地方。

  回歸七年於茲,澳門特區的經濟發展如此驕人,有其成功的經驗值得探索。這裡面,除了與香港特區一樣,獲得中央的大力支持外,另一個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就是和諧社會的建立,澳門廣大民眾對澳門特區政府、對何厚鏵特首給予了充分的信任與支持。

  社論指出,事實是,回歸七年以來,澳門社會除了年初部分本地工人因不滿外勞“搶飯碗”而上街外,遊行示威之類的活動可說絕無僅有;立法會議事堂內,不同聲音當然會有,但大多是善意、建設性的批評,譬如就在前天,立會舉行全體會議,議員發表對回歸七周年的感想,其中,地政工務司歐文龍涉貪一案成為議員“炮轟”的目標,但發言議員更多強調的是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切實肅貪倡廉,要求特首未來必須以“反貪腐、保民生”為施政重點;也有議員指出政府庫存已由回歸前的二十億增加到二百億,眼前已出現一些鋪張浪費、好大喜功、互相攀比的歪風,提請特區政府要警惕。

  澳門各界民眾、立法會議員為什麼能如此包容、體諒政府?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知道回歸之後穩定繁榮的大好局面來之不易,必須要善為珍惜,而和諧穩定一旦被破壞,繁榮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以至付諸流水。

  另一方面,澳門特區政府和何厚鏵特首,對社會上民眾的訴求和議會內的批評聲音,通常都能夠較快的及時作出回應,如歐文龍案件,何厚鏵第一時間承認有監管上的責任,並不迴避或諉過於人;在部分人士上街後,政府亦加強了對本地工人就業的保障,包括設立最低工資。

  社論總結說,和諧才有穩定,安定才能發展,已經成為澳門全社會的共識,這應該是澳門回歸七周年最可喜的成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