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扁府邸涉貪瀆公務費 須徹查到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30 09:40:02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兩名審計部官員提著公事包進入台灣“總統府”查帳,原本留給外界真相即將大白的憧憬;畢竟,扁官邸發生諸多弊案以來,這是首度有官員直接進入府裡調查。詎料,審計部隨即表示,不但調查結果要等到九月才會出爐,且基於維護“國家”機密的原則,調查結果不會公布。

  據說,調查是在現場進行,規定卷檔不可攜出,又不可影印;則不知尚有什麼複雜的場外作業須做,要待九月才有結果;而不公布調查結果,人民又如何期待真相?容我們直言,就憑“九月才有結果,結果不能公布”這兩點,人民對扁府與審計部的這場演出,已毫無信任可言。

  社論指出,這次扁官邸公務機要費疑案之所以特別值得重視,有幾個因素:第一,這不只是陳水扁家人被指涉案,而是直接關係到陳水扁和其職位;第二,這有別於政商的利益輸送,而關係到財庫公帑有無遭到貪瀆濫用;第三,這也非僅是一時之投機取巧,而可能是長期、制度性地利用官僚製造假帳,以圖利或方便個人。

  因此,對公務機要費真相之追查,其實遠比趙建銘關說賣官,或趙玉柱侵吞吳清友政治獻金,更引致人民關切。此案不僅直接檢驗陳水扁個人的廉潔,更因為任何經費變相遭到侵吞,都是取自全體納稅人。

  社論說,尤其,此案最初並非因在野黨揭弊而爆發,而是扁府副秘書長卓榮泰在記者會中主動出示的單據啟人疑竇,且與當事人李慧芬指述君悅飯店發票可能流向吳淑珍的說法發生對照效應,才引發了這次的查帳行動。

  扁府拿來證明自己清白的單據,竟是如此漏洞百出(發票上沒有抬頭,卅萬的“禮品”沒有單價、沒有細目,報銷的單據沒有經手人、沒有騎縫章),人民當然有理由懷疑扁府的帳目可能造假不實。

  每年五千萬元的公務機要費,等於陳水扁的私人小金庫,但並不表示陳水扁可以濫用這筆經費,甚至使其變相進入私囊。以卓榮泰出示的官邸尾牙禮品發票為例,這筆費用要當成公務機要費用報銷,審計部也許無可置喙;但是,這張發票的形式和內容是否符合會計作帳要件,“禮品”的科目是否實際就是“禮券”,有沒有不法或造假,報銷是否符合政府會計原則,這是人民關心的重點。

  社論指出,審計部更要查,在相關帳目中,有無以君悅飯店單據定期報銷的費用;如果有的話,其來源是否與李慧芬有關。這項疑點,已不止是公務機要費的運用可以有多寬鬆的問題;試想,如果李慧芬的發票被拿去報銷為公務機要費用,那就是扁府製造假帳,從公庫掏錢放進自己的私囊了。陳水扁在授權的範圍內自由運用公務機要費,那是他的特權;但如果把不實的開銷灌進這個帳目名下,那就是涉嫌詐騙取財了。

  審計部既已發動調查,就不應只是虛晃一招或畫地自限,覺得沒必要查出招惹麻煩的事。再說,“國家機密保護法”亦絕不是為了保護貪瀆而設;公務機要費再神聖,不容有人上下其手。亦即,審計部要查的是那些帳目是否涉及不法;當然不會洩漏查帳中得知的“機密”,但也絕不可包庇隱瞞查帳中可能發現的舞弊情節。不洩漏“機密”,不縱容不法,這應是審計部的立場。總不能說玉山官邸尾牙宴的禮券發票竟也涉及“國家機密”,不准查、查不出吧!

  近年陳水扁府邸接連發生許多醜聞,最後皆因府邸包庇掩蓋,東遮西閃,而鬧得不可開交,難以收拾;如今眼看扁府又想以“國家機密”等幌子來抵擋人民對公務機要費的質疑,若如此,則必將又是愈描愈黑,愈攪愈臭。府邸若是真金不怕火煉,
就不應再藏頭露尾以致令人民更滋猜疑了!

  社論總結說,缺少監委奧援的審計部,要深入調查陳水扁府邸弊案,不免顯得人單勢孤。昨天在野黨立院黨團宣示將成立調閱小組,應該可以互為呼應,掀開公務機要黑幕裡的秘密。再者,情勢顯示,如今也是檢調部門主動發動調查的時機。如此,審計部、檢調及立法院,三路並進,有則依法處理,無則還人清白,非要查個水落石出不可!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