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仍握喊牌權 “逼宮”非易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1 08:33:11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紅潮圍城之後,台灣朝野都在思考陳水扁與施明德的“退場機制”在哪裡。事實上,政治是可能的藝術,拉高衝突,常常是為了下一步的協商創造籌碼。無論是馬英九力倡的二次罷免,親民黨主張的倒閣,親李人士的“逼扁釋出組閣權”,都應該在這樣的脈絡下分析。
 
  中國時報特稿分析指出,陳水扁的民間聲望低落不堪,他之所以還能動見觀瞻、運籌政局,憲法上專屬於“總統”,且不受“立法院”節制的組閣權當然是最重要的關鍵。不論“國務機要費”的司法調查結果為何,此刻要說“組閣權”是陳水扁的保命符一點都不為過。因此,李登輝陣營若提不出扁的利基,僅透過李王連宋"協商圍城",就想逼扁讓步,又是談何容易。 

  儘管現階段的陳水扁四面楚歌,但八十五席民進黨立委才是支撐其權位的最重要基礎;面對三十五萬的紅潮圍城,陳水扁還能不為所動,但若有十席民進黨立委公開要他下台,扁可能就要坐立難安了。這不是算數問題,而是權力的共生連坐關係。 

  因此,即便親李人士宣稱不用罷免倒閣,只是要逼扁交出組閣權,其成局與否的關鍵仍在於民進黨立委的態度。在司法偵查結果仍未出爐以前,在民進黨內部最富理念的新潮流系始終是挺蘇(貞昌)的最重要力量下,李連宋王的私下串連,還是很難逼得了陳水扁。 

  李連宋王政壇打滾卅年,不可能看不懂這樣的局勢;與其說他們私下串聯逼宮,還不如說他們積極想在後扁階段創造一股時勢。對陳水扁而言,他現在只能靜觀這股有別於馬英九的非民進黨勢力到底作何盤算,又能激起多少能量;既然任命權在手,他就至少會是參與喊牌的其中一員,甚至可視己身的政治情勢,決定與哪一股政治勢力進行“有機互動”。 

  藍綠在街頭激烈對峙,政局同樣吃緊。不僅陳水扁與民進黨局勢險峻,李連宋王等人也在等待政壇上的最後一搏,而當“內閣制”都搬出來的時候,即便是馬英九,恐怕也很難一路順遂坐待二零零八的“總統”大位。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