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茨獎花落四家 俄數學怪傑拒絕領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3 10:52:44  


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在調和分析方面的成績顯著,獲得本屆菲爾茨獎
法國的文德林?維爾納通過對數學的研究,對物理學作出了傑出貢獻
安德烈?奧昆科夫在“概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傑出成果
  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于22日開幕當天宣佈,本屆菲爾茨獎由4人分享,他們分別是俄羅斯的格裏戈裏•佩雷爾曼、安德烈•奧昆科夫和法國的文德林•維爾納與澳大利亞的陶哲軒。

  現年40歲的佩雷爾曼是4名獲獎者中年齡最大的,剛好符合菲爾茨獎得主年齡不得超過40歲的限制。他在證明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作出奠基性的貢獻。然而,頗有隱者風範的佩雷爾曼自從在因特網上發表了3篇龐加萊猜想的關鍵論文之後不久便銷聲匿跡,並在獲得本屆菲爾茨獎後表示拒絕領獎。

  現年37歲的奧昆科夫目前工作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因為在“概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傑出成果,因而一同分享了本屆菲爾茨獎。

  出生于德國的法國數學家維爾納現年36歲,工作於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他通過對數學的研究,對物理學作出了傑出貢獻,可以幫助解釋物質的相變。相變是物質狀態的變化,比如液態的水變成固態的冰,或者蒸發成氣體。

  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曾是一位數學神童,他21歲于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鑒於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時榮膺本屆菲爾茨獎得主。

  按照規定,每屆菲爾茨獎最多同時授予4人。從1936年首度頒獎以來,包括本屆4位得主在內僅有49人獲菲爾茨獎。

  根據大會日程,素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以及內萬林納獎和本屆大會首次頒發的高斯獎在22日大會開幕之後頒發。之後,約50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數學家將聆聽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以龐加萊猜想為主題的報告,漢密爾頓在證明龐加萊猜想中有過傑出貢獻。

  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如果一個封閉空間中所有的封閉曲線都可以收縮成一點,那麼這個空間一定是三維圓球。這一命題,便是龐加萊猜想。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於2002年發表的兩篇論文,為龐加萊猜想的最終獲證帶來了曙光。今年6月,數學家丘成桐宣佈,龐加萊猜想已由中國數學家朱熹平和曹懷東徹底證明。

  困擾人類百餘年的“龐加萊猜想”是否已被破解將在本屆大會上揭曉。

  ●俄國古怪數學家拒絕領獎

  本屆全球數學最高獎——菲爾茨獎得主之一、俄羅斯數學家格裏戈裏•佩雷爾曼是一個神秘人物。他為解決困擾人類百餘年的龐加萊猜想奠定了基礎,因而蜚聲數學界。可是,自從在因特網上發表3篇龐加萊猜想的關鍵論文之後不久,佩雷爾曼就不再露面,甚至連菲爾茨獎也無法把他吸引出來。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的一篇報道,開頭就是“佩雷爾曼,你在哪里?”據說,美國數學界對這位天才極其佩服,但他拒絕了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等著名學府的聘請,而寧可“在聖彼得堡附近的森林裏找蘑菇”。

  ●曾多次拒絕榮譽或獎項

  實際上,佩雷爾曼在他的學術生涯中曾多次拒絕榮譽或獎項。曾與佩雷爾曼有過合作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家羅伯特•格林對媒體透露說,早在1982年,還是一名高中生的佩雷爾曼曾獲得過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這也是他迄今接受的唯一獎項。1995年,他拒絕斯坦福大學等一批美國著名學府的邀請;1996年,他拒絕接受歐洲數學學會頒發的傑出青年數學家獎。

  潛心研究、淡泊名利、來去無蹤是佩雷爾曼給同行最深刻的印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家、在佩雷爾曼之後做過後續工作的約翰•摩根說,佩雷爾曼早已被同行公認為微分幾何領域的大師,但誰也沒有想到他會在解決如此重大的問題後不要任何榮譽。

  佩雷爾曼1966年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並在聖彼得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在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工作。

  美國數學家說,不修邊幅的佩雷爾曼“友善而害羞,對一切物質財富不感興趣”,他“似乎不是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紐約州立大學數學家邁克爾•安德森說,“佩雷爾曼來過了,解決了問題,其他的一切對於他都是膚淺的。”

  ●菲爾茨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一枚金質獎章和1500美元的獎金,便是菲爾茨獎的全部獎品,似乎遠非諾貝爾獎可比。然而,菲爾茨獎得主贏得的學術聲譽,絕對不遜色於諾貝爾獎得主。

  這一大獎於1932年第九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時設立,1936年首次頒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該獎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如此苛刻的獲獎條件使獲得菲爾茨獎的難度甚至超越了諾貝爾獎。

  這項大獎為紀念加拿大數學家、教育家約翰•菲爾茨而以他的名字命名。菲爾茨1863年生於加拿大渥太華,在代數函數方面有一定建樹,並大力促成了各國數學家之間的國際交流。菲爾茨全力籌備並主持了1924年在多倫多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並倡議設立一個國際數學獎。菲爾茨生前心願於1936年終於得以實現,第九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首次頒發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菲爾茨獎。

  菲爾茨獎獎章上刻有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的頭像,並用拉丁文鐫刻“超越人類極限,做宇宙主人”的格言。從1936年至本屆大獎頒發前僅有45位菲爾茨獎得主。1982年,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榮獲菲爾茨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

  ●國際數學家大會

  國際數學家大會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首屆大會於1897年在瑞士蘇黎世舉行,1900年巴黎大會之後每四年舉行一次。除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外,未曾中斷過。它已成為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數學科學學術會議。

  會議組織的大會報告,一般被認為代表了近期數學科學中最重大的成果與進展。按照慣例,每次大會的開幕式都同時舉行菲爾茨數學獎頒獎儀式。大會組織者稱,龐加萊猜想將是今年國際數學家大會討論的焦點之一。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于8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上屆國際數學家大會2002年8月在北京召開。(來源: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