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過快?宏觀調控政策或將趨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7 11:09:12  


  昨日,胡錦濤主席在會見前國民黨主席連戰時說,一季度大陸GDP增速達到10.2%。並表示“我們不希望也不追求有過高的速度,我們更看重的是發展的效益和質量,更看重的是增長方式的轉變和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此前的4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一季度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供應量偏高,信貸投放偏快,對外貿易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 

  中國經濟依舊在高速路上飛馳,由此帶來的問題再度引起政府的警惕和擔憂,下一步如何對經濟運行進行調控引人關注。 

  夏季高溫還未到來,但這兩日密集公佈的經濟和金融數據,就已經讓市場真真切切感受到“熱浪襲人”。 

  胡錦濤主席昨日會見前國民黨主席連戰時說,一季度大陸GDP增速達到10.2%,該數值不但高於此前經濟學家預期的9.6%,也高於去年2季度最高時的10.1%,更是比今年全年8%的預測高出2.2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在過去3年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長,而被寄予厚望的增長方式轉變,就是要調整經濟增長中投資、外貿和消費這三項的比重,變依賴前兩者為三者均衡發展。但從數據上看,“三駕馬車”換檔的轉變卻未能盡如人意,前兩者的熱度依舊。 

  過熱的數據引起政府和監管層的高度關注。“調控政策會不會再度拉緊?”這恐怕是市場目前最想知道的答案。 

  ●三駕馬車尚未換檔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外貿方面,一季度增幅保持在25.8%,比去年同期23.1%高出2.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前兩個月增幅為26.6%,也比去年同期24.5%高出2.1個百分點。曾被寄予厚望的消費則是差強人意,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僅11.7%,同比還下降了0.2個百分點。 

  三駕馬車依然呈現了不匹配的增速,外貿和投資依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消費這個內需政策的著力點卻依然不振。 

  去年引發諸多貿易摩擦、為外匯儲備增長貢獻頗多的外貿順差,從今年一季度來看,勢頭依然未減。2月份因季節因素降至24.5億美元後,3月份猛衝至歷史次高111.9億美元。一季度順差是233億美元,同比增幅逼近30%。 

  另一個引起注意的趨勢是,新建項目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一季度的增幅是47.1%,比去年同期還要高出2.5個百分點,這為未來防止投資反彈帶來壓力。而投資過熱帶來的產能過剩問題,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貨幣政策或將先行 

  上週五發佈的央行一季度金融數據,部分解釋了當前經濟為何熱度不減的原因。截至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為3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長幅度比去年同期高4.7個百分點,而同期狹義貨幣(M1)的增幅只有12.7%,貨幣供應依舊偏高,依舊偏離央行目標。 

  “寬貨幣”的同時,信貸增幅一季度也有較大增幅,頭三個月的人民幣貸款新增1.26萬億元,已經超過了央行今年全年目標2.5萬億元的50%,也就是說,以此速度,今年的貸款增長將超過央行目標的一倍以上,達到5億萬元。 

  在多個數據熱度不減的同時,市場開始猜測調控政策下一階段將會拉緊,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個經濟學家表示,金融宏觀調控將先行一步,而貨幣政策緊縮的烏雲已經開始盤聚。 

  在經濟學家的多個建議當中,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上調利率、加快匯率改革以及加強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等都成為可能之選。其中,經濟學家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對於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即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並同時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率。 

  對於當前外匯占款增加、央行大量短期票據到期和貸款大量增長以及市場流動性明顯偏大等多個難題,專家表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同時,經濟學家也表示,導致信貸過快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當前的低利率政策,部分專家認為,如果依舊保持利率過低,固定資產投資反彈與房地產投資過熱的壓力將繼續存在。 

  此外,專家還認為,央行還可能加大“窗口指導”,推動金融機構優化貸款結構,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加大對農業農村經濟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來源:上海證券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