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過剩根在經濟結構失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8 08:01:24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央行5月15日公佈的4月份月度金融運行狀况顯示,困擾多時的貨幣流動性問題幷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貨幣流動性有不斷加劇的傾向。

  第一財經日報文章分析道,從報告數據看,4月份M1、M2的“喇叭口”現象明顯增加,M2同比增長18.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8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12.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從同比看,M1、M2的增速有所收斂,但從環比看,兩者的差距增加了0.3個百分點,金融體系內的流動性問題幷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從銀行間利率的變動看,貨幣流動性的壓力相對有所緩和。數據顯示,雖然4月份銀行間市場人民幣交易成交29937億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60%;但當月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爲1.83%和1.67%,比上月分別上昇0.17和0.2個百分點,市場利率出現持續上昇的勢頭。

  文章表示,市場利率持續上昇是在4月份現金淨增的情况下實現的。數據顯示:4月末,流通中現金M0同比增長11.5%,現金淨投放684億元,同比多投放256億元。市場貨幣流動性持續增加,而市場利率却仍然出現上昇趨勢,能够合理解釋這種現象的是貸款的高速增長和其他投資渠道對銀行資金的分流現象比較明顯。

  一般來說,在趕超性經濟階段,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應該是資金短缺,需要的是資本輸入;然而,當前的中國却“不合時宜”地出現了貨幣流動性過剩壓力,退一步說,國內貨幣的充足客觀上爲趕超戰略下的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相對寬鬆的資金支持。而事實上,國內金融機構目前正爲相對過剩的貨幣流動性煞費苦心。

  文章認爲,國內當前面臨的貨幣流動性過剩幷非是一般經濟學意義上的貨幣過剩問題,帶有許多非理性特徵,其根源在於經濟結構性失衡,表現爲貨幣的結構性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幷存,貨幣流動性過剩和資本相對稀缺同時存在,造成這種結果的最直接原因是資産的分佈失衡、期限失衡和資本形成機制效率不高等。與此同時,貨幣流動性過剩又反過來惡化了經濟的結構性失衡,産生了相互背離的互逆效應。

  從貨幣流動性的供給看,揭示出了其深層次的經濟結構性失衡問題。當前導致央行增加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來源是外匯佔款,外匯佔款目前已經達到了央行基礎貨幣投放量的70%以上,數據顯示,4月份貿易順差雖然與3月份相比在絕對規模上略低,但順差額仍然超過100億美元。基礎貨幣投放倚重于外匯佔款反映了中國內外需失調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內外需的嚴重失調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體外循環在不斷加劇,這種以加工貿易爲主的體外循環不斷弱化了內貿部門對要素資源的競爭力,同時加强了物資要素資本在收入分配中的競爭力,從而使外需的强勁增長直接影響了內需的增長效率。

  從貨幣流動性的地域佈局看,面臨較大貨幣流動性壓力的基本上是經濟較爲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等地區;從城鄉的分佈格局上看,城市存在較大的貨幣流動性壓力,而農村則始終是資金的窪地,郵政儲蓄等是農村和落後地區資金貧血性輸出的主要渠道。資金流動性的區域分佈不均衡問題,使得國內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沒有緩解。

  另外,從貨幣運作效率角度看,金融機構較低的資金運作效率實際上放大了其貨幣的流動性過剩問題。商業銀行面臨兩難選擇,在商業銀行資産結構較爲嚴重的行業、地域分佈集中偏離度較高,資産期限結構不合理等因素下,擴大貸款額度不僅消耗其資本金,同時也增加了大量的風險資産,引發資産結構性風險;收緊信貸却又面臨著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壓力。在經濟結構性失衡的狀况下,單純强調和調整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最終的目的可能幷不會消除經濟中潜在的失衡矛盾,更多地是一種資産風險的分擔機制的一種調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