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馬扁電視交鋒,高下立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2 16:29:25  


潘錫堂:扁馬均上電視先後交鋒,真理、公道、正義是站在哪一方,高下立判。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作者 潘錫堂)國民黨主席馬英九21日強烈質疑陳水扁20日的“向人民報告”內容避重就輕、推卸責任,看不出有任何檢討與悔悟。馬英九強調,為了台灣的尊嚴,才提罷免案,現在是陳水扁應該認真考慮告別政壇的時候,不能再戀棧權位。
  
  儘管陳水扁20日以自說自話的獨白,展現他滔滔不絕的善辯口才,然而針對泛藍所提的十大罷免理由,陳水扁仍難掩飾“治台無能,放縱貪腐”的政治責任,包括:一、官邸與“第一家庭”已超越行政院、財政部所執掌的權力,直接濫權越權進行金控人事的干預介入,而且家族親信賣官鬻爵,陳水扁卻沒說清楚、講明白,難掩其“知法玩法”之嫌。

  二、陳水扁狡辯不能掩飾真相,民進黨執政六年來,政績不佳,諸如:政治衰敗、經濟破產、國庫掏空、兩岸緊張、外交失敗,陳水扁不思檢討,卻一味將責任推卸給在野黨,尤其過去六年來,台灣整體經濟快速邊緣化與惡化,更是廣大台灣人民焦慮的來源,無怪乎,陳水扁的聲望與支持度跌得如此不堪?

  三、善用混淆是非的詭辯之術,用以卸責脫困,例如;“太太沒有直接拿李恆隆等四人送的禮券”,問題是如果是間接拿呢?又如:一再以威權時代國民黨之非,來對比當前自己的“疏失”,只算“小巫見大巫”,其實是企圖操弄挺扁民眾加深對國民黨的舊恨,俾能稀釋自己親信的弊案。

  四、陳水扁說過的話及做過的事,可以一概否認,例如:陳水扁去年多次提及台獨與“正名”是“我做不到,不能騙自己,騙別人”,如今卻又推翻自己講過的話;又如自稱未干預媒體,卻搜索中國時報與要關掉TVBS台,堪稱自欺欺人。

  五、製造族群對立,企圖挑起基本教義派對他的強烈支持,更是陳水扁鋌而走偏鋒的險棋,以及陳水扁重施“反對扁就是反對台灣意識”的故伎,意圖擺脫其不適任的困境。其實,有良心良知的台灣人都知道,標榜本土並不意味即可以貪腐,但陳水扁卻尋求泛綠立委的支持與三分之一深綠基本教義派的擁護,因此全篇演說以閩南語為發言主軸,其針對性之強可見一斑。

  正因如此,馬英九針對陳水扁的不但未反躬自省、反而模糊焦點的強行自我辯解,痛批其根本沒資格領導台灣。馬英九對陳水扁的質疑與批判,充分體現其透過娓娓道來的說理性,卻不失其強烈的正當性的說服力,包括:一、馬、扁雖均“動之以情”,惟馬立足民主法治清廉的責任政治,相較於扁以權謀悲情狡辯為其無能與貪腐“硬拗與開脫”,孰者為正或為邪,大是或大非,立可分明。

  二、提出罷免案是為重新找回台灣曾經擁有的核心價值──廉潔、正義、正直,而不是為了奪權,因為罷扁成功後,仍然是民進黨的呂秀蓮繼任,民進黨若要擺脫貪瀆與沉淪,則大義滅親勢必所然。

  三、若陳水扁真的願意相信台灣,將自己的去留交給兩千三百萬同胞來決定,則民進黨所有立委27日應該投案支持罷免案,由台灣人民來決定陳水扁的去留。

  最後,扁馬均上電視先後交鋒,扁僅能“動之以情”,不如馬還能兼顧“說之以理”,則真理、公道、正義是站在哪一方,已高下立判了。(作者為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