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熱點透視中國宏觀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8 06:30:22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國家已經從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入手,展開對這輪房地産“投資熱”的調控。

  每日新報文章稱, 時過年中,隨著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的陸續公佈,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引人關注。透視這些有喜有憂的熱點,可以看出宏觀經濟運行軌迹和下一步調控的走向。

  熱點一 固定資産投資“熱度難减”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近年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雖然上半年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幅還沒有明確的數字,但前5個月30.3%的高位增長,却是近年來少有,也使得這一“老問題”成爲各方關注的熱點。

  當前“投資熱”中確實有正常因素。比如隨著新的五年規劃的實施,一批國家重點項目陸續上馬,數字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2.7%,而去年同期增幅祗有10.1%。但冷靜分析不難發現,中央投資增幅雖然翻番,在城鎮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却一直不高,地方項目比重依然佔九成左右。同樣是前5個月,地方項目投資增長了31.3%,中部、西部地區投資加快尤爲突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過熱行業的投資本已回落,又出現一定反彈。如鋼鐵行業今年前5個月投資從去年同期的7.8%回昇到13.7%;有色金屬行業從24.7%回昇到34%。

  和以往不同,這一輪投資熱中,貨幣信貸爲迅猛增長的投資提供了寬鬆的外部環境和資金來源,使得地方投資的內在沖動有了更多釋放的空間。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採取了多條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的措施:4月28日起上調貸款利率、5月大量增發定向票據、7月5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6月底,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銀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對今年新開工項目在自查基礎上進行全面清理,從嚴控制。這表明,國家已經從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入手,展開對這輪“投資熱”的調控。

  熱點二 産能過剩成宏觀調控重點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6月底表示,2005年底中國已形成煉鋼能力4.7億噸,還有在建、擬建能力1.5億噸,而2005年鋼的表觀消費量3.5億噸,即使考慮到未來需求的增長,供求也嚴重失衡。

  不僅鋼鐵行業,水泥、電解鋁、焦炭、煤炭等産能過剩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些還進一步加劇。早在去年底,産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就被列爲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而隨著投資過快增長,很容易誘發産能過剩行業再度盲目擴張,甚至一些已經淘汰的落後生産能力可能“死灰復燃”。因此,對産能過剩的調控不但不能削弱,更需要一場“攻堅戰”。

  值得警惕的是,當前一些産能過剩行業的個別企業還認爲産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經濟界權威人士指出,一定的産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必然,但如果産能嚴重過剩,而預警和調控不及時,經濟運行將出現巨大波動,到那時候再進行調控,必將釀成更大損失。

  熱點三 貿易總額:欣喜中尤須冷靜

  今年上半年,中國貿易進出口總值創了新高,達7957.4億美元,貿易順差達614.4億美元。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外貿的快速增長令人欣喜,同時也更需要清醒。

  在龐大的外貿總量背後,中國出口質量和效益不高等深層次問題幷未根本解决。以紡織品爲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出口紡織企業的平均利潤祗有3%,出口一件襯衣平均賺0.3美元,收益非常微薄。

  在當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形勢下,中國對外貿易要獲得長足發展,加快貿易結構調整、轉變貿易增長方式已迫在眉睫。

  熱點四 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

  上半年,中國糧食生産形勢良好,夏糧預計增收100多億斤,夏收小麥畝産首次突破600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據農業部最新統計,上半年全國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1238元,同比增長了4.5%。

  爲拓展農民增收的亮點,農業部表示,下半年在確保農民政策實惠全部兌現的同時,將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潜力,大力發展優勢農産品和經濟作物,實現農業增值增效。

  熱點五 能源消費增速快于經濟增速

  “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節約資源已經上昇爲基本國策。今年經濟運行已經過半,能否實現全年單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標,引人關注。上半年在能耗控制方面,確實有了些進步。但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測算,如果今年經濟增長率爲9%,要實現節能降耗4%目標,給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祗留下5%的空間。而從上半年情况看,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超過經濟增長,同時,投資仍在高位增長,按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目標的實現,相當困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指出,在工業能耗佔全社會能耗70%的情况下,如何使企業真正有動力去推動節能降耗,已經成爲關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