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評: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加速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1 08:53:56  


“中國號” 正在加速,也許我們要做的祗是適時點刹而已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評論員 商弈) 本月18 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爲91443億元 ,GDP 增長率爲 10.9% ,比去年同期加快 0.9 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的增幅高達11.3%,創出10年來的新高。
 
  儘管有了一季度10.3% 增幅的鋪墊,但這個數字,還是讓許多長期觀察中國經濟的分析師們大跌眼鏡。因爲在年初時,即罷是最大膽的預測也不超過 10% 。那麽,現在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是否有過熱之嫌?是否需要馬上採取刹車措施?筆者認爲,目前還不能認爲中國經濟之車已有失控之虞。總體看,還是可以用 “ 二高一低 ” 來概括:高位平穩運行;高增長低通漲。而且,二季度的高增幅是因爲各種因素凑匯在一起所形成的,它將構成年內(也許是近年)的高點;隨著上半年後期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到位,高位運行的中國經濟將會有一個自然回落的過程,不必再用行政手段大動干戈,以免傷了中國經濟的筋骨。
 
  筆者這麽看,自有所本。先讓我們來分析上半年的高數字基礎。筆者認爲,是五種因素的聚匯組合構成了上半年的高點。 

    其一,今年是“十一五” 規劃的開局之年,而且地方政府的GDP 挂帥思路仍未扭轉,各方面都有爭上新項目的沖動,加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方興未艾,這是造成上半年投資增速高達 29.8% 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各大銀行受到流動性過剩及巨額存貸差的影響,紛紛加快放貸的步伐。截至 6 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爲21.52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前6個月人民幣共新增貸款 2.14 萬億元,佔央行全年信貸目標的85.7% 。這巨量的資金更刺激了投資; 

  其三,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06年1-6月全國進出口總值795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4%,其中:出口4285.9億美元,增長25.2%;進口3671.5億美元,增長21.3%;進出口順差614.5億美元,增長54.9% 。海量的出口不僅帶動了相關産業,巨額的順差更加重了金融的流動性過剩; 

  其四,由於中國經濟近年來的亮麗表現,使得越來越多的外資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吸引外資的速度未减,累計簽定協議利用外資 880 余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84 億美元,這也是解釋投資增速的一個原因; 

    其五,因爲2004 年以來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使得許多投資放慢步伐,而産能又有個滯後爆發效應,正好凑一塊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釋放。 

  實際上,筆者一直認爲,本輪經濟增長是有相當合理性的。 

  首先,本輪經濟增長是由需求拉動的。具體體現在以汽車和住房爲代表的消費結構昇級拉動了重化工業。如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累計産銷雙雙超過350萬輛,分別爲363.03萬輛和353.52萬輛;其中轎車産銷188.64萬輛和180.39萬輛,同比增長50.26%和46.90%;至於房地産就更不用說了。 

  其次,雖然上半年GDP創出近10 年來的新高,但另一方面,和10年前物價狂飈20%以上不同,CPI上漲祗有區區1.3%。
 
  第三,作爲經濟增長的 “ 瓶頸 ” 制約,煤電油運的供需狀况有所好轉,已不像前幾年那麽明顯。 

  第四,國家、企業和居民從經濟增長中都獲得了比較好的效益。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 22% ,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在10% 以上。前五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5.5%。 

  第五,消費也穩中有昇。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 12.4% ,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4 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到居民房地産購買被列入投資項的因素,實際的消費比重還會更大。 

  當然,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等。而讓筆者感到不必太過焦慮的是,中央對此早已未雨綢繆:針對地方政府的項目沖動與 GDP 情結, 中央政府一方 面以科學發展觀與以人爲本的新執政思路來引導,另一方面,也採用行政、市場措施來加以糾正。如針對房地産的 “ 國六條 ” ;如自 4 月以來針對銀行流動性過剩的一系列關“水龍頭” 舉措:加息,增發央行票據,定向發行央行票據,嚴禁打捆貸款,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等。而針對外貿出口依賴性高及巨額順差導致的不平衡等問題,也已擬定了擴大內需消費、降低出口退稅率等的應因之道。相信假以時日,這些舉措自會逐漸顯出其效的。 

  如此,我們爲何還要自我設限?“中國號” 正在加速,也許我們要做的祗是適時點刹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