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報:蘇貞昌抗壓性不足,蘇修路線破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8 08:47:08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台灣民生報今日發表社評說,“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明確宣示,企業赴大陸投資40%上限,在經續會上沒有達到共識,因此,蘇貞昌內閣“目前不會改變上限”。這一宣示,不啻對企業界兜頭淋了一盆冷水,難道“蘇修”路線只是誤會一場?

  本來,雖因基本教義派人士的排拒,有關檢討赴大陸投資上限的議題未能在經續會的兩岸小組討論,但在蔡英文的運作下仍列入“其他建議”內,故而企業界認為“蘇修”路線路線尚可迂迴圖存;如今,蘇貞昌卻自己出來戳破了民間的這個憧憬。
社評說,連投資上限鬆綁都縮了回去,則直航三通更不必提起。本來,陳水扁因弊案纏身而完全失去統治的正當性,不得不宣示“權力下放”,正是一向主張實事求是的蘇貞昌可以揮灑的機會。蘇貞昌若能略有建樹,使台灣擺脫扁式顢頇無能所導致的經濟困境,則對其問鼎二OO八固大有裨助,對民生凋敝的台灣也實是一大福音。可惜,蘇貞昌對基本教義派意識形態的抗壓性畢竟不足,以致“蘇修”路線眼看將要破功。

  美國前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在華府針對台灣問題發表演說,指出大陸經濟起飛後,美國大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利益大於台灣市場,在兩岸政治情勢仍緊張的情況下,不可能出來鼓吹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尤有甚者,過去美國許多大公司試圖在台灣建立營運中心,卻因台灣的政策限制赴大陸投資不得超過40%上限而紛紛放棄。他率直批評道:扁政府的兩岸政策,只限制了對外商來台投資的吸引力!

  社評指出,類似這樣的批評,在台的美僑、歐僑商會每年都會痛切抒陳一次;無奈言者諄諄,但忙於濫權貪腐的扁政府卻根本不予理會。六年下來,台灣競爭力嚴重滑坡,人均所得停滯,經濟優勢幾乎蕩然無存。

  社評認為,熟知此間政情的包道格強調,台灣民眾已厭倦政黨兩極化的鬥爭,願給新領導人一個正面作為的機會。顯然,“蘇修”路線本來頗有扭轉台灣機運的可能,查德斷交只是一時偶遇的頓挫,蘇貞昌亟應慎思,千萬不要走回鎖台自誤的老路!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