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民進黨在南台灣高雄發動930遊行,很明顯,是要為施明德的倒扁遍地開花走到南部,先打預防針。同時,兼為北高兩市市長參選人謝長廷、陳菊造勢。
這場遊行,算不算成功?很難講。規模當然比起原先宣傳的三十萬人少很多,但到場者的情緒卻是有的,可見確實是陳水扁與民進黨的鐵票部隊。只是,為倒扁紅花開到南部先打預防針,可以理解;為陳菊有點辛苦的高市選情,打氣造勢,可以理解;說到為謝長廷的北市選情加油,就未免“有點那個”了,畢竟,高雄是高雄,台北是台北,選民結構不一樣,兩市民眾關切的議題也很不一樣,謝長廷跑回高雄說要改變台北,豈不令人訝異,他是不是跑錯場子了?
民進黨拚命動員南部群眾,其假設前提是,南部依然是民進黨的票倉。若以去年三合一選舉來看,固然有些道理,因最後結果高雄縣、屏東縣、台南縣市、嘉義縣綠營仍守住了,加上高雄市,南部六縣市仍屬綠營板塊。可是,從台北916的反嗆扁,到昨天930的大遊行,依然可以嗅出某些氣息,那就是“師老兵疲”的乏力感。
社論指出,倒扁群眾也有人仰馬翻的低潮,不過相較之下,二十幾天的抗爭始終人氣不斷,意味了參與其中的群眾“是有熱情的”,這“熱情”二字最為關鍵。民進黨靠群眾運動起家,沒理由不懂“熱情”的意義。然而,對挺扁者而言,已經很難再有任何感動人心的訴求了。扁何嘗不知,他執意拋出“一邊一國論”,便是企圖挽留最後的支持者,不讓他們潰散,但民進黨的群眾光譜,豈那麼狹窄,狹窄到只剩基本教義派?這也即是當下民進黨的困窘,無法再感動多數綠營選民,只得退而求其次,守住基本盤深綠。弔詭的是,越顧及深綠,路就走得越偏狹,流失的民意就越多。
社論說,民進黨感受不到這弔詭嗎?堂堂執政黨,動員十幾萬群眾上街頭,豈是難事!但仔細觀察,被動員的群眾,顯然多數是行禮如儀,按表操課,時間一到,便紛紛走人。不是說衰話,當年國民黨拱手輸掉政權之前,它的動員場子,動輒幾萬人的熱鬧裡,即不斷浮現這種缺乏熱情的臉孔,孰以致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