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世界日報:東盟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5 11:39:25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菲律賓《世界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東盟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問題”的社論,指出來自東盟十國的經濟部長定今天在菲律賓岷里拉舉行會議,討論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以及與鄰國的自由貿易協議等問題。這是一年一度的會議,為期三天,原定上週六在中部的旅遊勝地布拉蓋舉行,但是由於颱風「加雷」壓境,不得不延期並改在岷里拉召開。
  
  社論指出,對菲律賓來說,今年是忙碌的一年,不但經濟部長年會在岷里拉舉行,年底,首腦會議將在宿務召開,屆時不但十國首腦聚集在菲律賓,中國、日本、韓國以及其它一些國家的首腦也將前來菲律賓出席會議,雖然會場不在岷里拉,但是,其對菲律賓的影響如何可想而知。
  
  擺在三天會議議程之首的是:東盟經濟共同體;東盟與韓國自由貿易協議。在這兩個議題中,東盟共同體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可能在會議結束後簽署一項協議,為東盟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和貨物准入等方面掃清障礙。零關稅是東盟經濟共同體的靈魂,但是由於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實行零關稅可能也要分階段進行。在其它經濟項目方面問題不大,可能在協議簽署後根據規定的日期生效。
  
  社論表示.在這次會議上,另一項重要議題是東盟與韓國自由貿易區,本來,東盟與韓國去年十二月簽署一項協議,從今年七月開始逐步實行自由貿易。但是在今年三月舉行的會議上卻出現問題,原因是,韓國對進口東盟的食品有顧慮,而東盟國家對進口韓國的汽車、移動電話也有疑慮。
  
  根據這項建議,韓國和東盟六個國家——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印尼、馬來西亞,從今年七月開始將削減關稅,但與其它四個較為落後的國家——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則將在稍後的時期實行。
  
  實施經濟共同體和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地經濟合作的一種形式,從歐洲經濟共同體發展而成的歐盟就是一個例子。就東盟來說,在與韓國談判實行自由經濟區前,已經和中國簽署了類似的協議,除了一些特定的產品外,已經開始實並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些成員國從中獲得巨大的實惠。就是在個模式上,東盟開始與韓國談判實行自由貿易區的事宜。
  
  社論稱,鑒於東盟和韓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存較大的差距,一方是發展中國家,一方已經是發達的經濟體,例如,韓國是汽車、鋼鐵和電子產品的生產國,如果東盟成員國解除關稅壁壘,那麼,這些工業品源源而來,勢必對當地的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為此,雙方已經同意各列出四十種產品,不包括在現階段的自由貿易的列單裏,希望以這個方式來解決雙方存在的矛盾。
  
  這次東盟經濟部長岷里拉會議,試圖通過討論,在諸如東盟經濟共同體和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議等問題達成共識,以便為今年底東盟峰會和東盟十加三對話作準備。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實施自由貿易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關鍵是如何排除障礙或解決實施初期遇到的問題。雖然目前遇到困難,但是,相信東盟和韓國的自由貿易協議遲早是會簽署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