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事件”爲中國銀行業敲響警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9 07:35:26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不久前,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稱,中國商業銀行的潜在不良貸款高達9110億美元,這引來了央行措辭嚴厲的駁斥。隨即安永收回該報告,幷向央行道歉。 

  北京晨報文章評論道,事實上,此次安永事件對中國銀行業是一個警示。
 
  安永本月初發佈該報告時,媒體幷未予以更多關注,重要的原因是,安永幷非“語出驚人”的第一家。境外金融中介機構對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普遍不樂觀,其估算的數字均高於官方統計數字。
 
  文章指出,在國際投資者眼中,雖然中國銀行業是一大投資焦點,但其信息披露水平較低,信息質量不高,從而導致信息風險偏高。
 
  這在非上市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中尤爲普遍。相當多的銀行不願公佈年度報告和財務報表,即使有所披露,也側重于已改良和達標的指標,對存在的問題不是避而不談,就是一筆帶過。此外,某些銀行還會使用會計手段粉飾財務數字。
 
  今年初,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對中國前50大銀行進行研究時,發現其中有16家信息殘缺,無法進行同業比較分析。境外投資機構的研究員們不得不求助于邊邊角角的渠道以發掘銀行的“蛛絲馬迹”。例如,分析師就習慣于從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光大控股的公告中搜尋有關光大銀行的零碎信息。 

  文章表示,在信息渾濁的情况下,境外機構自然不願信任官方統計數字,要自己算一筆賬。當然,這筆賬既有可能算得離譜,也有可能更接近事實。安永這次給出的數字就實在不靠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安永事件敲響了警鍾:在全球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至關重要,這直接關係到投資者的信心和銀行的信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