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模式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星火燎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5 06:52:15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日前,河南省在杭州舉行豫浙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洽談會,浙江東陽人陳國平斥資40億元在河南鄭州打造的中原國際小商品城備受浙江商人的關注。市場報文章說,鄭州借力義烏模式打造中原新商都,爭當中部崛起的龍頭,選准了點位。
 
  浙商輸出義烏模式 

  鄭州大大小小的二三級批發市場多達150多個,年交易額超過300億元。鄭州市總商會溫州商會會長王招富說,幾十萬挺進中原的浙江商人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已佔據鄭州鞋城、銀基商貿城等鄭州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幷且多數人已完成原始資本積纍。 

  陳國平發現,鄭州市場上普通經營戶的進貨渠道主要在浙江,義烏市場每個鋪位的批發客戶中,平均有7個客戶在鄭州經營。陳國平說,業內有一份調查稱,以鄭州爲中心,6小時車程的範圍內,有6億人口,該區域小商品市場的流通總量佔了國內市場70%份額。這一大批有足够實力的商戶迫切需要像義烏這樣的一級批發市場作爲平台,來擴大經營規模、搶佔市場份額。 

  日前,佔地5000畝的中原國際小商品城在緊挨鄭州的滎陽市豫龍鎮開工興建。陳國平不諱言對義烏模式的克隆:“通過培育市場來帶動製造業發展,用製造業來支撑市場持續繁榮。”這一模式在義烏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中部崛起所處的發展階段正好適用這一模式。 

  義烏模式魅力初顯 

  如今,中原國際小商品城被越來越多浙江商人看好,慕名結伴前來現場考察的浙江一帶生意人也不斷增多。附近縣市也紛紛向陳國平拋出綉球,希望他把爲中原國際小商品城配套的小商品生産基地設到他們那裡。 不久前剛剛從河南駐馬店市回到鄭州的陳國平介紹,經過兩天的談判,已經達成在駐馬店建設一個萬畝創業園區的框架計劃。這個園區離鄭州和武漢都在200公里左右,省際交通網絡發達、勞動力成本低、各類資源豐富,不但可作爲中原國際小商品城的配套基地,還可以成爲武漢漢正街的小商品生産基地之一。
 
  陳國平說,這樣的佈局是吸取溫州的教訓。溫州是拉鏈、紐扣生産基地,當地的專業市場却形同虛設,反而靠義烏市場銷售,這主要是因爲當地市場離生産企業太近,有了一次交易以後,就繞開市場直接到廠里進貨,這不利于市場培育。 
  對陳國平的“捨近求遠”,滎陽市豫龍鎮鎮長張宗文幷沒有“吃醋”。他說,根據規劃,中原國際小商品城建成後,將有近2000家浙江相關企業隨遷至中原國際小商品城及周邊地區,形成大規模的産業鏈,使當地商貿、物流、工業等相關産業迅速昇級。 

  義烏模式幷非萬能 

  就在中部各省對義烏模式信心爆棚時,地處黔北的遵義義烏商貿城的經營戶却度日如年。遵義義烏商貿城營業房面積56萬平方米,攤位、門店達9000多個,在入駐商貿城的4000多經營戶中,來自義烏、東陽等地的有五六百人。然而,就是這個“黔北貿易集散中心”,僅僅一年時間,已經門可羅雀。 

  據了解,遵義義烏商貿城曇花一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由幾家房地産公司開發經營,挂上義烏商貿城之名,無非是爲了使攤位好賣一點,對怎麽去培育、管理市場缺乏考慮。 

  就此,文章認爲,要建成真正意義上的一級批發市場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必須在接受義烏市場輻射較弱的地方;第二,必須具備大交通的優勢、大輻射的地理位置;第三,必須具備較成熟的商貿物流格局。而鄭州和長沙基本符合這些條件,完全可能成爲江浙等沿海大市場輻射中西部市場的中繼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