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召回:"做秀"替代"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5 07:11:52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2006年1季度中國汽車質量與售後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顯示,汽車用戶對汽車質量的投訴在總投訴量中的仍佔多數,達到62.4%。投訴的汽車質量問題中,車身附件及電氣、發動機存在的問題投訴率最高,車身附件及電氣佔22.5%,發動機佔19.0%,而由用戶主動提出召回祗佔4.8%。中國經濟時報文章如是說。

  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劉兆彬近日透露,到目前爲止,中國已有50萬輛汽車因存在各種缺陷被召回。目前缺陷汽車基本是由企業自主召回,國外知名汽車製造商佔了大多數,而國內的企業還很少主動召回缺陷産品。

  2004年3月12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頒佈了《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幷于同年10月1日起執行,時至今日,實施和擬實施的召回已累計超過50次。

  
  責任還是做秀

  文章說, 國家四部委頒佈了《規定》後,國內的合資企業很是高調,當時的“三大召回”曾引起廣泛關注。

  2004年6月10日,由於燃油箱于隔熱裝置間隙問題,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召回部分馬自達6轎車,共計38000輛;6月18日,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免費檢修或更換燃油箱的市場措施報告,涉及到03款雅閣的數量有70240輛;同年9月8日,長安鈴木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召回申請,被召回的奧拓轎車多達157480輛。三個月不到的“三大召回”涉及的缺陷汽車超過25萬輛,佔到目前50萬輛召回總數的一半。

  進入今年2月份以來,同樣是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有接近15次召回。其中在臨近“3.15”的短短20天內,國內宣佈召回的車企已經達到了7家,召回汽車30667輛,這是實施《規定》以來汽車廠商召回的最集中時段,有評論人士稱此類召回有“做秀”之嫌。

  一位專家認爲,隨著汽車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任何汽車産品都會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許多被召回的汽車實際上幷不存在行駛方面的安全隱患,而是爲了改進車的機動性能和配置,目的是讓汽車的質量更好,讓消費者更加滿意。召回處理不當,將對一個品牌的名譽産生負面影響;如果處理得當,則不但不會對廠商及其産品的形象造成危害,反而有利於增强人們對廠商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文章表示,缺陷汽車在中國基本是由企業自主召回,祗有當問題商品對消費者構成嚴重威脅,或生産廠商對存在的安全問題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時,才會通過法律手段强制生産廠商實行召回。可能由於“某些”原因造成“某一”不重要元件的“某種”問題,需要做一些簡單的檢測和維修。召回本身是企業的一種責任,而某些“變了味”的召回已經背離了其本來意義。

  誰在逃避責任

  雖說現在的合資企業對待召回不像《規定》公佈時那麽富有激情,但根據數字顯示,召回的大戶還是他們。

  4月11日,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根據《規定》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召回報告。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决定于2006年4月18日開始對2005年12月1日至2006年3月9日間生産的部分富康、愛麗舍轎車進行召回,其中富康9986輛、愛麗舍9320輛。

  2006年5月1日,由於車輛雨刮器電機缺陷,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也按照《規定》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報告,擬召回2005年至2006年間生産的部分進入中國市場的克萊斯勒大捷龍Grand Voyager LX 汽車,涉及到大約532輛。

  這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最近一次公佈的因缺陷被召回的汽車産品的通知,是國外汽車製造商的全球召回,雖然數量祗佔一小部分,但次數却是最多的。據了解,這樣的召回幾乎每月都有,而且愈漸頻繁。

  2005年 11月26日起,奇瑞汽車宣佈,召回2003年7月14日到2005年5月6日生産的、共18673輛東方之子SQR7200、SQR7200T、SQR7240、SQR7240T系列車型。這是中國自主品牌轎車首次在國內進行召回,也是迄今爲止惟一一次召回。

  國産車都沒缺陷問題?其實幷不見得。有觀點認爲,一些新興的自主品牌由於進入汽車行業的時間不長,在設計、和製造能力上都有很多不足,就更容易造成産品的缺陷。但如果認真查找,結果也許是大部分車都需要召回,廠家將可能爲此搭上不菲的相關費用,也許這就是國內廠家對於“召回”視而不見的主要原因。

  文章指出,分析人士認爲,在汽車廠商的召回文件中經常會看到“可能出現”、“在特定的使用條件下”這樣的字眼,可見很多時候召回面對的多是偶然性因素,所以更多的是要靠企業自覺。某些本土品牌在召回這個問題上是在故意回避責任,一部分因爲觀念上的問題,此外還有成本方面的考慮。但回避“召回”也可能使企業信譽“流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