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爲何成爲收入分配體系"照妖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7 07:43:53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經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審批的企業年金第一單剛剛落戶聯想,關於這一新生事物的質疑聲便迅速在社會上傳開。中國經營報文章認爲,由於建立企業年金需要企業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幷且非强制性,因此,最終在中國第一批涉足這一領域的將是少數“央企豪門”。這一事實在基尼系數已經接近警戒綫的中國,無疑是非常敏感的。 

  文章分析, 其實,企業年金在國際上幷非新生事物,而是一種已經運行了幾十年的非常成熟的養老保障制度。它對於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縮小社會分化,有著積極的作用。那麽,爲什麽企業年金到了中國,却遭到如此誤解呢?企業年金,是在代人受過嗎? 

  首先,企業年金成了中國原本就不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的一個“照妖鏡”。老百姓的擔心不無道理:在許多人第一重社會保障都還沒有建立的背景下,另外一批人却在著手建立第二重養老保險。這等於在現實的收入差距之外,又預示了30年後不同人群養老前景的巨大差异,自然會讓人對原本就不公平的收入分配體制産生更大意見。企業年金目前在部分地區的試點情况也證實了這種擔心:電力、石油、石化、銀行等壟斷行業的企業年金發展較快,而且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 

  其次,企業年金無法回避中國倒挂的勞資關係。事實上,很多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往往先從高層或要害部門做起,更多的普通職工或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勞動者,根本無法分享其成果。特別是一些企業打著發展企業年金的旗號,爲少數人謀私利,甚至導致國有資産流失。在中國,工會往往處於劣勢地位,對這種明顯的不公平缺乏談判籌碼。 

  最後,企業年金的監管需要多個政府部門的協作。但是,政府部門監管職能尚不明確,使得企業年金可能成爲滋生腐敗的溫床。例如,一些企業名義上建立的是企業年金,但幷未將年金與企業其他資金分賬管理。因爲年金的管理權在企業手中,企業管理者對年金的運用除了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投資過程中還存在金融風險。這些風險,顯然不是一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能監管的。 

  文章最後指出,,企業年金之所以在中國會出現“橘生淮南爲橘、生淮北爲枳”的現象,錯幷不在橘樹本身,而在於土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