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依然祗是經濟大國而非經濟强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8 07:19:34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上榜的中國企業仍然是國家品牌,而非市場品牌,他們依靠壟斷地位、控制資源進入500强的現象,說明中國依然是一個經濟大國而非經濟强國。”面對最新出爐的2006財富全球500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品牌研究所所長余陽明如此感慨。

  瀟湘晨報文章介紹,余陽明分析道,中國目前GDP總量爲全球第四位,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外匯儲備全球第一位,經濟實力的增强必然帶來企業規模的擴大。而榜單上的最大國企中石化,名次從2005年的31位高昇到2006年的23位,則是主要由於全球能源緊缺,石油價格上漲很快,控制資源的企業價值提昇成爲必然現象。 

  此次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座次齊昇,而剛剛上市的中國銀行更是身價陡漲,排名一口氣提高了144位,余陽明認爲乃是中國金融體系價值回歸的體現。“沒有上市之前,中國銀行的資産可謂是一個‘黑箱’,價值很難計算。上市之後財務透明,資産也浮出水面,使得它回歸到自己本應有的位置。”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築、中國建築工程3家公司首次打入榜單,“說明中國依然處在投資與發展的上昇通道,發展後勁十足”。余陽明說,鐵路被稱爲經濟大動脉,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將十分顯著。 

  文章指出, 但在國企實力增强的同時,榜單同樣透出遺憾:進入全球500强的中國企業依然是國企、壟斷企業,沒有出現民營企業。余陽明表示,由於民營企業目前在融資、行業進入等方面都存在障礙,一些投資無門的民營資本出現外流,這對國家來說是一種損失。 

  由於全球500强的排名是以“體量”(銷售額)來計算,不少進榜企業還是虧損企業;文章認爲中國企業沒必要過分渲染500强,以免形成一輪新的浮誇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