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軍隊卻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解放軍報昨天發表記者述評文章說,軍人因為戰爭而存在。和平年代,軍人的戰場在哪裡?
文章報道說,連日來,記者採訪軍隊人大代表中的一線帶兵人,發現他們研讀過的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裡,“狠抓軍事訓練”,“提高軍隊信息化條件下的整體防衛作戰能力”等文字下面,都劃著線。可以看出,他們的眼睛在這些文字上盯了很久;可以感到,他們的心穿越這鏗鏘節奏的字裡行間,惦記著他們胸中的戰場──金戈鐵馬的訓練場……
提起訓練,濟南軍區某炮兵團連長紮西杜基等幾位來自基層部隊的代表,對訓練場上怎樣求真務實想得很多。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這樣一些現象:演習場不設觀禮台,演習地域不見了彩旗飄飄……這些好作風令人欣喜,但訓練場上的求真務實遠不止這麼簡單,因為拔了彩旗不見得就能貼近實戰。如果不弄清未來主要作戰樣式,不明白未來主要作戰任務,不知道未來復雜作戰環境,不提高訓練中的對抗性和檢驗性,貼近實戰還只能是停留在低層次上。作為基層部隊,要在未來戰場上靠真正的殺敵本領說話,在訓練場上就得練就“擊軟肋”、“打七寸”的真本事。
說起演兵場,某集團軍軍長賈曉煒代表向記者描述著千裡之外的“風暴”:部隊緊緊圍繞轉變戰鬥力增長方式和尋找戰鬥力新的增長點,提高軍事訓練手段的科技含量,把理論創新、戰法牽引、仿真模擬、聯合演練等“預實踐”引入訓練場,構建著快捷高效的戰鬥力新的“生長鏈”。賈曉煒代表的澎湃激情和強烈憂患意識給人帶來震撼和沉思:信息化建設深刻改變著訓練場,未來信息化戰爭時刻考問著今天的訓練場,只有擺脫機械化戰爭時代的舊思想、舊觀念的束縛,才能用新理論、新方法破解新問題、攀登新高度。
代表中來自一線的帶兵人,對訓練充滿感情,對個中問題充滿深思。有的問題很尖銳:“我們的訓練部門獨立承擔組訓和考核兩項功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對軍事訓練的監管如何做到嚴格與公正?建議設立專門的訓練監察機構,專門負責訓練監督考評和戰鬥力評估。”有的話語很睿智:“尋找問題進而尋求破解之道,才是訓練的真諦。”有的充滿使命和責任:“軍事訓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軍事鬥爭準備,要真正經得起未來戰爭和歷史的檢驗……”
這些帶兵人告訴記者,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軍隊卻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軍人有絲毫放鬆,就可能愧對祖國和人民。未來戰場的勝負,在和平年代的訓練場上已經開始角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