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創新廣東﹕留給香港多少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15 09:02:54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今年的兩會落下帷幕,所批准的「十一五」規劃將全面實施,為中國發展指引方向。其中更首次納入了有關香港及澳門特區的內容,表明要保持香港的金融、航運及商貿等國際中心地位。這無疑是對香港前景的肯定,足令港人感到鼓舞。

  《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評,在祖國的全力支持下,香港更應奮發圖強,既要好好掌握「十一五」帶來的新機遇,亦要應付一同而來的新挑戰,特別是周邊地區競爭壓力的上升。

  因此,香港尤須注意「十一五」期間毗鄰廣東的發展。在其他地區的競爭日大,和資源及民工短缺令成本加速上升的形勢下,廣東正以新思路為未來發展設計新方向,努力把發展水平推上新台階。在「十一五」期間,廣東既要維持經濟年均百分之九以上的高增長,還將擴建汽車、石化等重工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並由推動自主創新來建立創新型經濟。

  社評說,在創新方面,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將是實踐先鋒。深圳已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宏圖,決意建立創新型人才、企業、產業及自主智權等四個高地,並制訂了一系列吸引人才及其他方面的優惠政策。經過九十年代後期,以引入高科技產業投資和提升加工業為主的第二次創業後,廣東又再踏上征途,開展更為艱巨的第三次創業。

  事實上,廣東已為建立創新型、智識型新經濟奠下一定基礎,一批有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經已浮現,高新技術產業亦初具規模。全省高新科技工業產值,多年來以逾三成的高速增長,至去年已突破八千億人民幣,穩居全國首位。近年各地還大力建造發展新經濟的基地,如廣州已建立大學城及科學城,深圳已有了多個高科技園區及虛擬大學園等。當廣東建立起創新型經濟的基礎後,發展水平將可再上台階,從而鞏固其在全國的先行優勢及增長後勁。在創新熱潮推動下,可以預見沿珠江兩岸鋪開的珠三角新興行業群,將如百花盛放。

  社評表示,在「十一五」發展藍圖中,廣東十分重視與香港合作,特別是希望由擴大向香港開放來引進服務企業。廣東更希望與香港的合作,能從經貿層次擴展到包含科技、城市管理及科教文衛等更全面的範疇,和加強雙方在珠三角外地區的合作。顯然,建設創新型經濟必將是合作重點之一,如深圳已提出了與香港共建創新的宏圖。

  當然,深化粵港合作可為香港人士及企業帶來更多在廣東營商、投資及就業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將促成更多廣東人士及企業到香港營商及尋求服務,從而帶動香港經濟向前。但從長遠看,廣州、深圳等鄰近經濟的升級努力,必將帶來新一輪競爭。這並非普通的產品、企業或行業競爭,而是整個經濟體系,特別是在轉型上的競爭,其影響更為廣泛深遠。尤令人關注者是,轉型一直是香港的弱項,特別是政府對推動轉型缺乏有效政策,更常受各界詬病。例如最近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亦未提出具體的推動發展政策。

  社評認為,因此,幾年後當廣東,尤其穗深等中心城市轉型初見成效時,將可比香港先行建立新經濟,由跨越式發展一舉超過香港。與此同時,香港雖經金融風暴後的調整,成本劣勢仍大,若相對近鄰發展水平落後而成本卻高,香港將面臨巨大的通縮壓力,經濟也難免陷入漫長的嚴冬。因此,「十一五」很可能是香港的最後復興機會:期間必須有破釜沉舟之心,拚力推動轉型和提升經濟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