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今日《新京報》發表社評,2003年3月18日,溫家寶總理曾誦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詩句;2004年3月14日,他又道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在昨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後,他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又說:“知難不難,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永不退縮,不言失敗。”這些話語,令人回味。
社評說,而就在昨日,在回答香港文匯報記者關於“回顧過去1000多天的施政歷程,您覺得什麼成績是令您最欣慰的?什麼情景是令您最感動的?什麼事情是令您最痛心的?”的提問時,溫家寶說:“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人民的兒子。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歸功於人民。我最感動的是人民對政府的支持。這種支持來自鼓勵,也來自批評。而且總是那麼熱情、一貫。我最覺得痛心的問題是在我這三年的工作中,還沒能夠把人民最關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各方面問題解決得更好。”
一個“最感動”,一個“最痛心”,坦誠、清醒、動情。總理所感動的,是人民的支持,也正是對“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清醒;所痛心的,是民生之多艱,也正是“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裏如聞饑凍聲”的憂患。雖是寥寥數句,體現的仍是一以貫之的以人為本意識與責任意識。
社評表示,把“最感動的”放在心上,把“最痛心的”扛在肩上。“最感動的”令我們有力,“最痛心的”促我們前行。在當下中國,這“最感動的”,正是有關改革、發展的動力因素及正義表徵,也昭示著改革與發展不能偏離公眾意願;這“最痛心的”,則是有關改革、發展進一步推進之時所應解決的重中之重,也昭示著改革與發展所無法避開的民生問題與民本觀念。毫無疑問,不論是“最感動的”,還是“最痛心的”,都昭示出改革與發展所面臨的歷史機遇。
民意的支持本身就是一種機遇。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大發展之後,改革已經成為基本共識。正是這樣的共識,使得中央政府提出的“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進一步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獲得了公眾對政府的支持,也正是基於這種支持,公眾對改革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才願意建言、勇於批評。因此不論是醫改、教改、房改還是反腐等,無不引起全民關注與討論,也更引起了政府部門對民意的吸納與尊重。改革也正因此,才呈現出它符合最大多數人利益的公正性。
社評認為,而與此同時,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區,進入了攻堅階段。一方面,當前面臨重大利益關係調整的新階段,改革的難度加大,複雜性加深;另一方面,一些觸及面寬、涉及利益層次深、配套性強的改革,開始一一呈現。總理所痛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各方面問題”,均列其中。它們既是改革與發展的必然,更是改革與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責任所在。因此,如何以更大的智慧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無疑成為繼續深化改革的歷史挑戰。
因為“最感動”,所以“最痛心”,這才有了“知難不難,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永不退縮,不言失敗”的勇氣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