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這是新加坡的“四不一沒有”大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5 10:30:13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新加坡於5月6日將會舉行的大選,是李顯龍接任總理後的首次大選,有突出的歷史意義,備受國內外矚目。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就此發表題為“這是‘四不一沒有’的大選”的社論,指出新加坡政治的獨特性,使到大選有著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大選迥然不同的四大特點: 

  第一,這個大選不是要不要換政府的大選。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不僅是老樹盤根,而且政績得到普遍肯定,在過去數屆大選,反對黨甚至采取“補選策略”,只競選少於半數議席,以避執政黨之鋒。本次大選,盡管反對黨可能競選過半議席,但是,選民了然於胸,知道不論是資源或能力,反對黨都絲毫不可能撼動行動黨政權。 

  第二,這個大選不是要不要換領導人的大選。人民只需要決定是否給予李顯龍總理最強有力的委托,台面上根本就沒有其他夠分量來爭奪領導權的人選可供選擇。 

  第三,吳作棟資政是在精心下在總理任期中把領導權移交李顯龍,就像當年李光耀在總理任期中交棒給吳作棟,行動黨政府治國方針一脈相承,因此,這個大選也完全不是要不要改變國策的大選。 

  第四,這個大選甚至不是新老競爭的大選,因為行動黨早已主動世代更新,自行替換了三分之一候選人,新人都是年輕一代的人才。 

  在此“四不”之下,大選意義便在另一層面:執政黨是精益求精,追求更牢固的民心和更大的支持﹔反對黨則是力保一席之地,以有效監督來証明自己存在與發展的價值。於是,選民便在這兩者之間作一比例分配而非政權替換的取舍。過去多屆大選,都是如此。 

  社論指出,既然不是為了換政府、不是為了換領導人、不是為了換國策、不是為了逼著汰老換新,選民著眼的便只是確保政府始終高效廉能,讓人民繼續富足安樂。因此,這樣的大選必須“沒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沒有容忍任何政黨或候選人訴諸低級卑劣手段的空間。 

  這種大選,選民看政黨或候選人,不必有“敵”、“我”之分,只需有“優”、“次”之別。政策主張重要,候選人的道德人品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選民對執政黨的期待,是希望政策措施不斷完善,使之更符合民意、更深得人心﹔對反對黨的期待,則是希望它們對政府政策利弊有更透徹的剖析、提出更切中要害的批評和有益的補充。因此,這樣的大選不能容忍混水摸魚、造謠中傷,甚至嘩眾取寵也必須在摒棄之列。這樣的大選沒有“抹黑”、“噴口水”、“亂開支票”的空間,而是嚴格要求執政黨和反對黨在政策面理性辯論,說服選民,不是蠱惑人心。 

  社論認為,堅持這種“君子之爭”的大選,或許“不好看”、“不好玩”,卻絕對是有利於人民福祉而又最不消耗社會成本。 

  反對黨陣營里最有實力的工人黨和民主聯盟,到目前為止表現穩健,人們原本可以比過去更樂觀地期待一場高水平、高格調的選舉,可惜的是老牌的民主黨竟在黨報中拿全國腎臟基金(NKF)不久前發生的丑聞來對李顯龍總理和內閣資政李光耀作出涉嫌誹謗的嚴重指責,而無視於政府不僅已經徹查并整頓了NKF,而且把NKF前負責人一一控上了法庭的事實。一場誹謗官司看來難免,這實在是莫大遺憾。 

  社論最後表示,新加坡要維護在國際上的響亮名聲和實質地位,不僅必須有高水平的國會、高水平的政府,還必須有高格調的反對黨,否則便是極大的缺憾。大選提名在即,我們借此敦促所有政黨,請確保惡劣競選伎倆永遠也沒有在新加坡立足的機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